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285条记录
不同樱桃嫁接组合的形态及生理指标评价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摘要:为筛选适宜青海地区樱桃嫁接砧木及接穗品种,文中以吉塞拉6号为砧木,17个樱桃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樱桃嫁接组合的形态及生理指标,对苗木定植后成活率进行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7个樱桃嫁接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株高、穗砧直径比、干物质含量、总酚含量、POD活性、PAL活性等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Lambert嫁接成活率最高,Skeena嫁接成活率最低;Bing生长最快,Hedelifingen生长最慢;Saylor的穗砧直径比最大,Lapins的穗砧直径比最小;Lapins的干物质含量最大,Sweetheart的干物质含量最小;Krsten的总酚含量最大,Rainier的总酚含量最小;Attika的POD活性最大,Utah Giant的POD活性最小;Sweetheart的PAL活性最大,Summit的PAL活性最小.综上,17个樱桃嫁接组合生长较好的为Lambert、Krsten和Attika,生长较差的为Skeena、Summit和Hedelifingen.根据主成分分析图可知,成活率、株高、穗砧直径比、POD活性、PAL活性与不同樱桃品种嫁接吉塞拉6号的长势呈正相关,而干物质含量和总酚含量与嫁接长势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青海地区筛选优良樱桃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樱桃 吉塞拉6号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草本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效防治因降雨诱发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3种优势草本植物为试验供试种,开展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模拟降雨条件下6种不同类型植物边坡坡面产流产沙及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结果]在模拟降雨条件下,草本植物能显著抑制坡面产流产沙,阶梯形边坡相对直形边坡能显著降低坡面产流产沙,且随着草本生长期增加坡面产流产沙显著降低,生长期为2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坡面累积产沙量较垂穂披碱草直形边坡降幅为79.68%,生长期为1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平均产沙率较阶梯形未种植裸坡降低幅度最大为86.27%,表明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有效抑制坡面的产流能力相对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降雨使边坡土体平均含水率增大,导致边坡浅层土体黏聚力降低;与直形边坡相比较,模拟降雨后阶梯形边坡黏聚力c值降低幅度较小,其中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较降雨前降低幅度为19.25%,表明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其增强边坡土体强度效果相对最显著。[结论]垂穗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表现出相对更显著的抑制边坡水土流失和提高边坡浅层土体抗剪强度,起到增强边坡土体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黄土区 寒旱环境 植物边坡 产流产沙 抗剪强度 根—土复合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KASP标记的青海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KASP标记对青海省不同小麦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期了解青海省不同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选择青海省48个不同小麦品种,利用SNP芯片结果,设计KASP标记并对不同小麦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KASP标记多态性比率为90.4%,其中A染色体组标记数最多,为2 417个,位于小麦第二染色体的KASP标记数目最多,为2 368个,占43.75%。多态性结果显示48个不同的小麦品种可分为5个(距离20)或12个(距离15)类群,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品种虽然来自同一系列,但亲缘关系却较远,而来自不同系列的小麦遗传关系较近,说明青海省下一步小麦遗传育种需引进其他遗传关系较远的品种。

关键词: KASP 小麦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藜麦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前期筛选出的18对SSR引物对96份不同来源的藜麦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DNA指纹数据库。结果表明,筛选的1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94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出3~10个等位基因基因位点;利用18对引物组合可将96份藜麦种质材料鉴定出来;96份藜麦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5~0.9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7;聚类结果将96份藜麦材料分为三大类。

关键词: 藜麦 SSR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共和盆地东缘人工植被演替序列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青海大学学报 2023

摘要:为了解共和盆地东缘不同类型人工群落演替序列下的物种多样性格局,以共和盆地东缘发育15年的典型草本、灌木、乔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对演替序列下人工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特征展开研究,以期揭示区域人工植被的多因素恢复过程和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1) 3个演替序列共出现植物种数10种,分属于6科10属。其中,杨柳科、禾本科、豆科种数较多,共计5属5种,各占总属数和种数的50%。(2)生活型多年生草本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优势种为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乌柳(Salix cheilophila)和青杨(Populus cathayana)。(3)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由草本到乔木林演替序列、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均显著增加,分别增长了200%和166%。(4)体现群落生活环境质量的土壤养分参数也迅速增加,土壤pH趋于中性,土壤肥力得到改善。(5)基于RDA分析,土壤全钾是反映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共和盆地东缘人工群落演替序列的差异能够引起土壤养分特征的改变,进而显著影响土壤全钾的时空变化,表层土壤能够敏感反映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植被变化。

关键词: 群落演替序列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共和盆地东缘 冗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高原西北小檗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青海农林科技 2023

摘要:为了解青海高原西北小檗叶片的结构性状和功能性状与海拔梯度之间的响应关系。本研究以自然分布在青海高原6处海拔梯度的西北小檗(Berberis verna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透射电镜法和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其叶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西北小檗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及细胞长度、栅栏组织厚度及层数、海绵组织厚度及胞间隙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中,原生质体与细胞壁的分离位点数增多,淀粉粒的形态增大,线粒体的数量减少而单个形态增大;光合日进程中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的最大值也随海拔增高而增大。高海拔位置的西北小檗叶片较低海拔位置所形成的结构性状和功能性状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 青海高原 西北小檗 解剖结构 亚显微结构 光合日进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源区不同禁牧年限对垂穗披碱草单根及其根-土复合体力学强度特征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黄河源区不同禁牧年限高寒草地植物根系力学特性及根系增强土体抗剪强度贡献特征,本研究以黄河源区河南县地区未禁牧、1 a禁牧、4 a禁牧、10 a禁牧4种工况下的高寒草地植物垂穗披碱草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取样及室内单根拉伸试验和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垂穗披碱草在不同禁牧年限下,单根抗拉力和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指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 a短期禁牧增加了垂穗披碱草生长量指标,而10 a长期禁牧其生长量指标则呈降低的变化特征。随着禁牧年限增加,垂穗披碱草单根抗拉力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1和4 a禁牧单根抗拉力较未禁牧增幅分别为15.9%、14.8%;垂穗披碱草单根抗拉强度、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均呈降低趋势,其中10 a禁牧垂穗披碱草单根抗拉强度、根-土复合体黏聚力相对于未禁牧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57.3%、63.5%。进一步研究表明,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与根径、土体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含水率之间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黏聚力c值随含根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地区开展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灾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

关键词: 黄河源区 不同禁牧年限 垂穗披碱草 单根抗拉强度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和混作对青海省绿肥生长、养分吸收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协调绿肥养分的供应和分配,优化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在青海省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化肥添加(不施肥F0、施肥F1)和种植方式(单作箭筈豌豆MC、单作油菜MR、混作箭筈豌豆和油菜MCR)对绿肥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吸收、土壤硝态氮残留以及系统表观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施肥与否,绿肥的总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MC>MCR>MR.施肥显著提高了MCR的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 65.01%和 83.00%;显著提高了MC的钾素吸收量和MCR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提高了 25.97%、79.73%、74.52%和 70.96%.各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在 0~60 cm层均随土层深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施肥下MC、MR和MCR均主要利用了 0~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MC和MR施肥均会导致硝态氮向下层土壤淋溶.不同种植方式下表观矿化氮表现为MCR>MC>MR,施肥显著提高了MCR生物固氮和作物吸收氮,分别提高了124.6%和 79.7%.本研究可为青海省绿肥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混作 养分吸收 硝态氮残留 水分利用效率 表观氮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共和盆地沙化土地青杨林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青海高寒区不同恢复年限沙化土地青杨林恢复效果,为沙化土地人工林持续发育及脆弱生境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共和盆地东缘贵南县黄沙头青杨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丘间低地造林后 5、10、15、20 a和 25 a的人工建群种林分结构、群落组成、植物和微生物细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共和盆地沙化土地青杨人工林经过 25 a发育,林木衰退明显,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表明,25 a青杨林生长滞后,林下无更新,不具备持续发育的潜力.2)随着造林时间的推移,灌木层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土壤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先增大后减小;草本层Simpson先减小后增大,Shannon-wiener减小.3)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水分可以达到比较稳定状态,但在 20 a后增加不明显.4)冗余分析(RDA)表明,速效N、土壤含水率是影响共和盆地人工林土壤细菌结构多样性和林分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未来该区域人工林植被恢复中,应尽量避免青杨纯林的营造,现有青杨林应该通过引进乡土乔灌草,增加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完善群落复层结构,抚育改造成稀疏混交林,提高生态防护效益.

关键词: 共和盆地 青杨林 不同恢复年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对沙质土壤氮素淋溶和持水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生物炭用量对青海省沙质土壤氮素淋失和水分保持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洗试验,设置B0(0 kg/m~2)、B2(2 kg/m~2)、B4(4 kg/m~2)、B6(6 kg/m~2)4个生物炭施用水平。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渗漏,B4处理的水分累积渗漏量最小,与B0相比减少了14.1%。相比B0处理,B4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的NO-3-N和NH+4-N淋失,分别降低了20.7%和59.9%;土壤氮素主要以NO-3-N的形式淋失,淋失量占矿质氮累积渗漏总量的84.9%~93.4%。添加生物炭可显著增加氮素在土壤中的贮存,土壤NO-3-N含量在B4处理达到最大,为3.45 mg/kg;土壤NH+4-N含量在B6处理达到最大,为3.38 mg/kg。在各离心吸力下,体积含水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B6处理达到最大;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含量均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炭用量从0 kg/m~2增加到6 kg/m~2时,各水分常数分别增加了51%、110%和14%。本研究表明,4 kg/m~2生物炭能有效提高沙质土壤的水分、养分在土壤中的存留,在青海省土壤改良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炭 氮素淋失 水分特征曲线 水分常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