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285条记录
共和盆地东缘不同林龄青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5、10、15、20、25年生青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取土芯法收集细根,分析0~20、20~40、40~60、60~80、80~100 cm各土层深度细根生物量、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差异。结果表明,20年生青杨人工林以5~7 cm径级(65.63%)、3~4 m高度级(34.38%)乔木占比最大,且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林龄的林分;青杨人工林生物量密度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占细根总量的73.20%~76.92%,其数值随林龄增大呈增大趋势;随着不同林龄的增加,0~60 cm土层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占总量的80.42%和76.71%,60~80 cm的土层占8.79%和10.27%,80~100 cm的土层占10.78%和13.01%;青杨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均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通过RDA分析表明土壤钾离子、土壤含水量和林龄与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硝酸根离子呈负相关。研究认为,青杨人工林根系随林龄的增大逐渐向深层发展,不同林龄青杨人工林细根分布的差异表明群落地下分配模式不同,需要在今后研究中深入探索分配差异的机理;青杨人工林发育20 a后,可进行合理抚育,促进细根发育,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效益。

关键词: 青杨人工林 恢复年限 细根分布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萌发藜麦青稞蛋糕加工工艺优化

青海农林科技 2023

摘要:以萌发藜麦粉和青稞粉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萌发藜麦青稞蛋糕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萌发藜麦青稞蛋糕的最优配方为萌发藜麦粉与青稞粉质量比6∶4、加水量40%、蛋糕油添加量4%、木糖醇添加量45%、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0.10%。在该条件下制作的蛋糕外形饱满规整,组织细腻均匀,色泽金黄,甜度适中,具有藜麦和青稞的特有香气。

关键词: 萌发藜麦 青稞 蛋糕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产量性状对油菜育种至关重要,对产量性状进遗传分析可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白菜型油菜青海大黄和浩油11构建的F2群体的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利用R软件包SEA v2.0.1对白菜型油菜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主花序长度的最适模型均为2MG-AD,表现为主基因加性-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7.04%、39.71%。分枝总数、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全株角果数和千粒质量的最适模型均为2MG-ADI,即由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遗传率分别为74.27%、78.92%、20.25%、73.59%和47.47%。每角果粒数的最适模型为2MG-EA,为2对主基因控制的等加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3.12%。主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在白菜型油菜的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中起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白菜型油菜高产育种中,应更好地利用基因间的相互效应,进一步提高产量。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产量性状 数量遗传分析 主基因遗传率 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象肠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其产消化酶活性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23

摘要:为明确米象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产酶功能,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分别对米象成虫和末龄幼虫肠道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结合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采用透明圈法测定了肠道可培养细菌的产酶活性。结果显示,米象成虫和末龄幼虫肠道共分离出细菌23株,分属于1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2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其中芽孢菌属在成虫和末龄幼虫肠道中均为优势菌群。这些分离到的细菌多数具有产消化酶活性,其中同时具有产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的细菌有15株,占分离菌总数的65.22%。本研究可为后续深入研究米象对环境、食物适应机制,相关菌株的开发与利用及储粮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米象 肠道细菌 多样性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群体结构解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选育适应春油菜区的强优势杂交种,解析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群体结构及构建核心种质,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144份恢复系组成的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利用3 881 462个SNP标记,计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确定最优分群数,评估连锁不平衡程度,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结合等位基因数目最大化策略,构建核心种质。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和群体结构两种方法,可将群体划分为7类。整个群体中连锁不平衡程度较低。利用CoreHunter软件构建了C30和C40两个较优核心子集,C30包括44份种质资源,C40包括59份。通过评价,核心种质等位基因覆盖度均达到99%,多态信息含量达到0.24,C30和C40这两个核心子集均能代表144份甘蓝型油菜原始种质,其中C30可确定为最终的核心子集,用于亲本杂优分析。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春油菜 全基因组重测序 群体结构 核心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祁连山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林细根形态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细根分布与土壤环境的互作关系,明晰不同混交度下土壤养分对细根发育的贡献因子,为祁连山天然林抚育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根钻法对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中龄林进行细根取样,揭示不同土层细根形态特征,剖析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细根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0—20 cm的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p<0.05),混交度0.4的林分各土层细根形态指标最大。4种混交度林分各土层中全氮含量、全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各土层均以混交度0.4为最高。细根的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与0—40 cm土层中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细根生物量密度变化主要受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混交度0.4的青海云杉中龄林有较强的细根贡献和较好土壤肥力,更有利于群落稳定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 混交度 云杉群落 细根形态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萎蔫病毒2号青海辣椒分离物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序列克隆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青海省循化县的辣椒病毒病进行调查,采集到部分叶片表现萎蔫和皱缩症状的样品,该症状与蚕豆萎蔫病毒2(BBWV2)引起的症状相似。为准确鉴定是否为与该病害相关的病毒,将采集的20个辣椒样品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其中13个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在20份循化县辣椒样品中,有13份样品被确认感染了蚕豆萎蔫病毒2(BBWV2)。基于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检测到的病毒与BBWV2聚类在一起,与其他地区或国家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较高,与蚕豆萎蔫病毒1(BBWV1)和野芝麻轻型花叶病毒(LMMV)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相对较低。结果表明该辣椒样品感染的病毒是BBWV2。

关键词: 辣椒 蚕豆萎蔫病毒2 全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酒糟来源菌株的抑菌作用及抑草活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对杂草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资源。【方法】选用经分离纯化得到的9株青稞酒糟细菌和藜麦黑茎病原菌LM-A、茄病镰刀菌LM-C、燕麦内脐蠕孢菌LM-D 3株病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青稞酒糟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与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皿内种子发芽试验,对拮抗菌株的抑菌作用及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有7株青稞酒糟菌对茄病镰刀菌LM-C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别为B1、B3、B4、B6、B7、B8、B9,经鉴定7株酒糟菌均为芽孢杆菌属细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被上述芽孢杆菌抑制的病原菌菌丝明显发生变瘪、凹陷、杂乱等现象,说明7株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生防效果。发芽试验中,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菌株B1、B8、B9,其稀释10倍发酵液对供试杂草自生油菜和野燕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供试作物春小麦安全。其中,对自生油菜抑制效果较好的是菌株B9,B1则对野燕麦抑制效果更好。【结论】青稞酒糟来源菌株B1、B9均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可进一步开发研究。

关键词: 青稞酒糟 芽孢杆菌 拮抗作用 扫描电镜 抑草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乐灵对氮循环的影响以及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青海农林科技 2023

摘要:氟乐灵是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一种二硝基苯胺类芽前除草剂,因其具有众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由于其在土壤中不易挥发和移动,容易对农田造成难以降解的污染。微生物降解已经成为降解氟乐灵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氟乐灵对土壤中微生物和氮循环的影响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氟乐灵降解菌株的筛选、降解菌株的降解代谢途径、影响降解菌降解效率的原因等研究,为筛选降解氟乐灵残留降解性能显著的降解菌株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氟乐灵 氮循环 微生物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植对防护林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展高寒荒漠区防护林林内补植对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效益分析,为当地防护林稳定和持续发育提供理论依据。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贵南县黄沙头2019年补植青海云杉的青杨林群落为对象,未补植为对照,对沙化土地丘间地造林后5、10、15、20和25 a防护林林分结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林内环境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补植后林内生物量显著高于未补植林地,且以2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为最大;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以20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56),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1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73);草本层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2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93、0.53);补植后林内月平均相对湿度、10和3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未补植林分(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土壤表层(10 cm)、深层(150、200 cm)含水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未来该地区以青杨为先锋树种的防护林经营中,可对25年林分开展以青海云杉为主的次林层补植,乡土树种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可为群落正向演替提供稳定的生殖策略,有利于防护林持续健康发育。

关键词: 补植 林分结构 物种多样性 针阔混交林 短期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