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739条记录
菊芋块茎天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抗氧化特性研究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23

摘要:为明确菊芋块茎在天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抗氧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以菊芋块茎为材料,分析天然发酵过程中菊芋块茎的总糖、还原糖、菊糖、多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H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总糖、菊糖和还原糖含量整体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变化范围分别为2058~675,1910~653,148~22 mg/mL;多酚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范围为3.22~2.58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发酵的进行而不断增加,在发酵至第25d时达到92.14%;·O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说明天然发酵可有效降低菊芋块茎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改善菊糖结构、提升抗氧化活性.研究为菊芋块茎发酵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菊芋块茎 天然发酵 理化指标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授粉方式对黄冠梨着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冠梨为试材,分别采用人工点授、蜜蜂授粉2种授粉方式,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黄冠梨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点授、蜜蜂授粉花朵着果率分别达到81.13%、52.48%,花序着果率分别为87.43%、75.16%,较自然授粉均显著提高;人工点授单果质量较自然授粉显著增加34.7 g,可溶性固形物显著提高0.73百分点,蜜蜂授粉单果质量较自然授粉略有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均能显著提高黄冠梨果实糖酸比,使口感更甜。3种授粉方式梨园收益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授粉>蜜蜂授粉>自然授粉。

关键词: 着果率 授粉方式 果实品质 黄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嫁接'无刺大红袍'花椒基本品质与挥发性香气组分比较分析

经济林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探明‘无刺大红袍’花椒与‘大红袍’花椒基本品质的差异,明确‘无刺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性香气组成,为该地区花椒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嫁接‘无刺大红袍’花椒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当地‘大红袍’花椒为试材,对两者成熟期基本品质指标与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测定。【结果】对花椒干果皮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干果皮中钾元素、磷元素和钙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水分、镁元素、锌元素、铜元素和锰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籽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花椒籽中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干果皮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1种挥发性物质,‘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2种挥发性物质,别罗勒烯和β-倍半水芹烯是‘无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两种挥发性物质,苯乙酮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挥发性物质。对花椒籽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和‘大红袍’花椒籽中均检测出39种挥发性物质,两者所共有的挥发性物质28种,不同的挥发性物质22种,S-(-)-柠檬烯在两者花椒籽中含量最高,花椒干果皮和花椒籽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均表现为烃类>脂类>醇类。【结论】乙酸芳樟酯、S-(-)-柠檬烯、β-月桂烯、桧烯、芳樟醇、桉叶油醇在‘无刺大红袍’花椒干果皮中相对含量较高,S-(-)-柠檬烯和月桂烯在‘无刺大红袍’花椒籽中相对含量最高。烃类物质是花椒香气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关键词: 无刺大红袍 花椒干果皮 花椒籽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6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克隆和功能机理研究,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玉米雄花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的认识,而且能够有效推动雄性不育技术体系的发展及在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的运用。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Mo17为野生型背景材料,经EMS诱变获得了一个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命名为ms6(malesterile6)。表型鉴定结果表明,ms6突变体植株能够正常抽雄,但雄花颖壳不能正常开裂和散粉,花粉粒干瘪,表现为无花粉型不育。同时,ms6与Mo17野生型(wildtype,WT)在株型、穗部性状以及籽粒粒形等相关性状上无显著差异,说明该基因突变后,仅影响植株的育性,而不影响其他农艺性状。细胞学观察显示,ms6不育突变体的小孢子发育晚期出现异常,表现为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小孢子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并逐渐裂解。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ms6花药外壁皱缩,内壁无完整的花粉粒,无乌氏小体的存在。遗传学分析表明, ms6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ms6×B73 F2遗传定位群体,利用全基因组约200对多态性SSR分子标记,结合表型与基因型连锁分析,将ms6初定位于玉米6号染色体C6-19与C6-30两个标记之间,进一步利用区间内10对新开发的多态性标记,最终将ms6定位在分子标记M13~M14之间约480kb的区间范围内。转录组测序结合qRT-PCR试验验证结果,初步将Zm00001d035201确定为ms6的关键候选基因。Zm00001d035201基因编码一个酸性核糖体蛋白。本研究结果为ms6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ms6作为一个新的核不育突变体也为将来玉米新型核不育基因的生产应用提供了重要材料支持。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 ms6 基因定位 候选基因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杂志 2023 CSCD

摘要:为解决玉米秸秆固废污染和秸秆资源有效利用问题,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从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降解菌,并对该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株降解纤维素效果较好,经鉴定该菌株为纤维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命名为SJS-15,并对该菌株的酶学特性及纤维素降解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JS-15在发酵培养基中的纤维素酶活(CMC)峰值为30.5 U/mL,最适反应pH为6.0,滤纸酶活(FPA)峰值为25 U/mL,最适反应pH为8.0,两种酶均能在温度20~60℃,pH 4.0~10.0范围内保持较高酶活性。纤维素分解实验表明菌株SJS-15对玉米秸秆和滤纸有分解能力,40 d时对玉米秸秆降解率为35.6%(质量分数,下同),对滤纸降解率为18.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菌株处理的玉米秸秆较对照有明显降解痕迹。菌株SJS-15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玉米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可作为玉米秸秆还田和堆肥发酵的高效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筛选 纤维素 放线菌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23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施肥量(复合肥)和种植密度对冷凉灌区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试验以‘冀张薯12号’为供试品种,开展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二因素试验,设3个施肥量(600、1100、1600 kg/hm~2)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6万、6.75万、7.5万株/hm~2),研究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能延缓马铃薯生育期,提高种植密度能缩短生育期;随施肥量增大,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均显著增大;随种植密度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与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趋势,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株高、SPAD值与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施肥量>密度;随施肥量和群体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大薯产量、大薯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产量要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以处理F2D3的马铃薯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通过二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当施肥量达到1065.366 kg/hm~2,种植密度达到6.746万株/hm~2时,马铃薯能够获得最大的产量50255.98 kg/hm~2。施肥量达到1044.312 kg/hm~2,种植密度6.582万株/hm~2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110.456 kg/(hm~2·mm)。适宜的施肥量与种植密度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有利于马铃薯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当施肥量(复合肥)介于1044.312~1065.366 kg/hm~2时,种植密度介于6.582万~6.746万株/hm~2时能实现增产和水分利用协同增加,是冷凉地区马铃薯种植推荐的高产高效模式。

关键词: 冷凉灌区 马铃薯 施肥量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芦花鸡肉品质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牛至精油对芦花鸡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选取49日龄健康芦花鸡120只(体重1 478.75±85.81 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饲粮分别添加0(Q8组)、50(QO50组)、100(QO100组)和150 mg/kg(QO150组)的牛至精油,试验期为75 d(预试期3 d,正试期72 d)。饲喂结束后屠宰并测定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1)Q50组45 min肉色(黄度b*)、失水率,QO150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Q8组(P<0.05);QO100和QO150组24 h肉色(亮度L*)显著高于Q8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O100组胸肌肉品质最好;(2)QO50、QO100、QO150组45 min肉色(红度a*)、QO150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Q8组(P<0.05);QO50组pH24h显著高于QO100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O50组腿肌肉品质最好;(3)胸肌粗灰分QO50和QO100组显著高于Q8组(P<0.05);(4)各试验组微量元素含量与Q8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芦花鸡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改善作用,且添加50 mg/kg牛至精油对肉品质改善效果更佳。

关键词: 芦花鸡 牛至精油 肉品质指标 肌肉营养成分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体牵引对有机栽培党参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党参传统平作中后期茎叶荫蔽严重的问题,研究不同立体牵引高度对党参光合特性及生长量的影响,探寻牵引的适宜高度,提高党参产量和质量。试验设置3种不同立体牵引高度:H1(60 cm)、H2(90 cm)、H3(120 cm),以不牵引自然生长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立体牵引高度的增加,党参茎叶生长空间增大,通风透气效果增强,能显著提高党参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增加胞间CO2浓度的吸收,降低蒸腾速率,减少水分的蒸发。有效避免了光合作用被减弱的问题,维持植株个体的碳平衡,促进党参根部的生长发育。党参种子产量依次为H2>H1>H3>CK,H1较CK增加213.41%、H2较CK增加282.43%、H3较CK增加133.95%。党参产量、质量以处理H3最高,鲜产量为6 858.33 kg·hm-2,较CK提高50.59%;干产量为2 398.33 kg·hm-2,较CK提高76.54%;炔苷为0.56 mg·g-1,较CK提高45.22%。由此可见,立体牵引高度对党参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其中,牵引高度为H3(立体牵引高度120 cm)时,可实现党参产量与品质的最优。栽植方式值得在党参的培育经营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党参 立体牵引 有机栽培 光合作用 产量 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熏蒸剂对草莓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草莓连年栽培导致土传病害问题突出,施用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因效果显著得以广泛应用。但不同熏蒸剂对土壤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非靶标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目的】明确不同熏蒸剂对草莓连作土壤养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选择熏蒸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连作土壤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未熏蒸、石灰氮熏蒸、石灰熏蒸、棉隆熏蒸、威百亩熏蒸,测定熏蒸处理后土壤养分含量;采用PacBio测序平台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石灰氮和威百亩处理均增加了碱解氮含量,降低了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棉隆处理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均增加;石灰处理除有机质含量增加外,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降低;棉隆、石灰和威百亩处理显著降低pH值。5个处理草莓连作土壤样本中获得了1 164个细菌OTU和444个真菌OTU。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发现,4种熏蒸剂处理均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石灰氮、石灰和威百亩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菌落的多样性。4种熏蒸剂处理真菌菌落的丰富度低于对照;石灰、棉隆处理真菌菌落的多样性高于对照和石灰氮、威百亩处理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在物种组成分析中,从门水平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为优势细菌门;与对照相比,石灰氮、石灰、棉隆处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增高,威百亩处理相对丰度降低。4种处理均降低了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其他门类中,4种处理均增加了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优势细菌群落分析表明土壤熏蒸减少了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等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了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的相对丰度。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真菌,石灰氮、石灰、棉隆、威百亩4种处理均增加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另外还检测到引起草莓根部土传病害的枝孢属(Cladospor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病菌,熏蒸处理后均降低了枝孢属和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其中枝孢属在石灰氮、石灰、棉隆、威百亩处理中分别降低了1.35%、1.11%、0.90%和1.31%,镰刀菌属分别降低了0.71%、0.85%、0.19%和0.65%,但差异不显著。4种土壤熏蒸剂均增加了有益真菌毛壳菌属(Chaetomium)的相对丰度。【结论】采用熏蒸剂处理连作土壤改变了微生物群落构成,减少或灭杀土壤中的大部分致病菌属,起到有效防治草莓土传病害的作用,但不能灭杀所有病菌,而且对有益菌和土壤理化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处理后补充有益微生物非常关键。根据对病原菌的灭杀效果,石灰氮、威百亩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轮换施用的熏蒸剂,本试验条件下,棉隆是一种弱的处理剂。

关键词: 草莓 熏蒸剂 土壤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螨剂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筛选出高效防治枸杞瘿螨(Aceria macrodonis Keifer)的杀螨剂。[方法]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6种杀螨剂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同时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6种杀螨剂均对瘿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维菌素和螺虫乙酯药后27 d的防效较好,达到91.27%和87.57%,其次为甲维盐,达到71.30%,而唑螨酯的防效最低,为50.50%;药后7 d采摘制干的枸杞果实中,6种杀螨剂的残留含量均符合欧盟限量要求。[结论]基于防治效果、农药残留欧盟标准和绿色枸杞标准,在采果期和非采果期均可选用有效成分含量为9 mg/L的阿维菌素、56 mg/L的螺虫乙酯和12.5 mg/L的甲维盐防治枸杞瘿螨。

关键词: 杀螨剂 枸杞 瘿螨 防效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