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739条记录
甘肃省武威市荷兰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的鉴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武威市荷兰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可为该病害的及时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荷兰豆根腐病株并分离和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ITS-rDNA与T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种类,并按照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分离得到16株Fusarium spp.,其中3株为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分离频率为18.75%;13株为茄镰孢菌F. solani,分离频率为81.25%,后者为优势种类。荷兰豆致病性试验症状表现与田间的基本一致,接种7 d后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16.5~38.0,其中燕麦镰孢菌W14-1病情指数最高,为38.0;茄镰孢菌W8病情指数最低,为16.5。【结论】茄镰孢菌和燕麦镰孢菌是引起甘肃省武威市荷兰豆根腐病的病原,茄镰孢为优势病原。

关键词: 形态学特征 rDNA-ITS TEF-1α 茄镰孢菌 燕麦镰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DM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草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MP家族成员是植物特有的膜蛋白,在植物生殖发育及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亚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经济作物,目前关于DMP基因家族在亚麻中的分布及功能研究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亚麻DM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对其序列特征、系统进化、复制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陇亚10号基因组为参照,利用同源性分析共鉴定到17个LuDMP成员,命名为LuDMP-1~LuDMP-17,不均匀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序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LuDMP-9、LuDMP-16和LuDMP-17外,其余成员均不含内含子;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大量激素与逆境胁迫相关响应元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长度为195~240 aa,分子量为20946~25830 Da,等电点为4.76~9.71;所有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含有2~5个跨膜结构域及4~8个motif,其中有4个motif存在于所有LuDMP蛋白;绝大多数蛋白定位于细胞膜。LuDMP家族共有3对串联复制事件和8对片段复制事件,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LuDMP成员在果实和茎中呈现特异性表达模式。系统进化分析将DMP蛋白分为5个亚族,第Ⅲ亚族DMP数量最多,含有11个LuDMP成员,各亚族中DMP蛋白具有单子叶或双子叶特异性聚类模式。第Ⅳ亚族中的LuDMP-1和LuDMP-7与拟南芥及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序列同源性达到67%以上,而且该基因在成熟花药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推测其为亚麻单倍体诱导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在陇亚10号中克隆到了LuDMP-1,全长为699 bp。LuDMP-1/7启动子区域含有激素响应及逆境胁迫相关作用元件,吲哚乙酸、赤霉素、萘乙酸、聚乙二醇、高温及低温处理下,LuDMP-1/7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低温和高温的响应最明显,分别较对照提高了约260和600倍。本研究为阐明亚麻DMP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为亚麻单倍体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关键词: 亚麻 DMP基因家族 单倍体诱导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ABC转运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ABC转运蛋白家族通过转运各种底物而参与植物一系列生命活动,其拥有众多家族成员,分类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本文详细梳理了植物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分类及功能后发现,植物类转运蛋白共有8大亚族(ABCA~ABCG和ABCI),其中ABCG属于功能最多的一类亚族,主要参与代谢产物和激素转运、器官形成和物质合成,在重金属/逆境胁迫、以及次级代谢产物分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BCB主要参与生长素及重金属转运,刺激细胞生长,加强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ABCC除参与次生代谢产物的转运外,还具有重金属解毒功能;ABCA类很可能与动植物的脂质代谢关系密切.对于目前功能未知的其他亚族建议开展蛋白互作研究,注重实践应用及多学科联合,更加准确具体解析其功能.全面深入研究植物ABC转运蛋白家族将为其他类转运蛋白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同时为植物源/库的高效调控提供基础理论.

关键词: ABC转运蛋白 功能 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微型薯为试材,分别用10、50和200 mg·L-1(w/v)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筛选促芽生长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以50 mg·L-1(w/v)浸种15 min为处理组(COS50),蒸馏水浸种为阴性对照(Con),并选择易引起块茎芽细长且疯长的外源赤霉素3(15 mg·L-1,w/v)浸种处理为阳性对照(GA3)。测定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芽直径的影响,并检测浸种处理前(BT)、萌发前期(BGS)、萌发期(GS)和伸长期(VG)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GS期顶芽细胞的形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芽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50 mg·L-1(w/v)壳寡糖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微型薯块茎芽的萌发及生长,芽长较Con组显著提高了74.7%,芽直径较GA3组显著提高了37.2%;并在浸种后第5天,块茎发芽率即达100%,分别较Con和GA3组提高40.0%和17.0%,同时,COS50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微型薯的发芽势,在处理后第5天,发芽势分别较Con组和GA3组提高了80.0%和28.6%,块茎表现为出芽早,出芽整齐。不同浸种处理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在VG期,COS50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提高了11.4%、2.7%和2.5%,而脱落酸(AB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2%(P<0.05)。GA3处理组内源GA、CTK及IAA含量最高,COS50组的IAA、CTK和GA含量分别低于GA3组5.1%、8.4%和2.0%(P<0.05),ABA含量无显著降低。然而,COS50处理显著提高了VG期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中内源多胺(P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和GA3组提高了7.0%和2.8%。石蜡切片染色的结果显示,GA3处理的顶芽分生组织细胞沿芽轴方向纵向伸长膨大形成细长扁平状的细胞,而COS50组分生组织细胞膨大均匀,无细长扁平状,且与Con组的细胞形态相似。相关性分析显示,COS50处理诱导的马铃薯微型薯芽的增长、增粗、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提高与内源激素CTK、GA以及PA含量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微型薯块茎发芽过程中PA的含量与ABA的含量表现极显著负相关(r=-0.785,P<0.01)。【结论】50 mg·L-1(w/v)的壳寡糖浸种通过提高马铃薯微型薯芽组织中内源多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赤霉素的含量提高了微型薯芽长、芽直径及发芽率,但壳寡糖处理引起的内源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易引起苗细长疯长的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均匀膨大,出芽整齐,芽长且粗壮,未表现芽细长、疯长现象。

关键词: 壳寡糖 马铃薯微型薯 浸种 发芽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田化学除草及对作物安全性的研究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是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粮经作物栽培模式,杂草危害是该复合种植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5种除草剂(或配方)对玉米与3种豆科作物-大豆Glycine max、赤小豆Vigna umbellata和菜豆Phaseolus vulgaris间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两类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为81.67%~91.55%,显著高于当地常规玉米单作的化学除草处理(P<0.05),5种药剂处理对苗期玉米无明显药害,而对3种豆科作物幼苗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玉米收获期900 g/L乙草胺EC、900 g/L乙草胺EC+87.5%2,4-滴异辛酯EC和900 g/L乙草胺EC+10%唑嘧磺草胺SC 3种药剂处理条件下三种间作组合的玉米+豆科作物总产量均高于空白对照,且与各自的人工除草处理相当或更优;本试验5种药剂处理条件下玉米与3种豆科作物间作组合的玉米+豆科作物总产量均与玉米单作常规化学除草处理相当或更优。研究结果可为西北河西走廊地区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下田间杂草的安全、高效化学防除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玉米-豆科作物间作 杂草控制 除草剂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C20呋虫胺长期暴露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亚致死浓度(LC20)呋虫胺长期暴露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科学利用呋虫胺防治麦长管蚜及延缓对其抗性发展和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带虫浸叶法测定呋虫胺对麦长管蚜3龄若蚜的LC20,并利用LC20浓度呋虫胺对麦长管蚜进行15代长期暴露;采用试管幼苗饲养,测定麦长管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倍数,记录连续2代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繁殖和存活率,并测定F0代成蚜体长、体宽和体重;运用特定种群生命表及DPS软件分析各世代低抗品系与敏感品系之间体长、体宽、体重、存活率、成蚜寿命和产蚜量的差异。【结果】利用LC20浓度呋虫胺长期处理麦长管蚜15代后,其对呋虫胺达到低水平抗性(6.54倍);与敏感品系比较,F0代低抗品系2, 3和4龄若蚜发育历期显著延长,成蚜体长、体宽和体重显著增加,但每成蚜产蚜量、成蚜寿命都显著减少或缩短,其子代(F1代)成蚜存活率和每成蚜产蚜量明显降低,成蚜寿命也显著缩短,2龄若蚜历期及若蚜历期显著缩短;种群生命表参数中F0及F1代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显著降低,而种群加倍时间(DT)及F1代平均世代历期(T)显著延长。【结论】LC20浓度呋虫胺长期暴露能增加麦长管蚜的抗药性,刺激F0代成蚜个体体型变大,同时对F0及F1代麦长管蚜的寿命及繁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呋虫胺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不同种植区兰州百合矿质营养元素差异分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

摘要:研究分析榆中县、临洮县、永靖县、七里河区、渭源县等兰州百合种植区内生长3年的兰州百合矿质元素成分的含量差异,为兰州百合产地判别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镁、锌含量,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酸溶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磷含量,酸溶-火焰光度法测定钾含量,指标数据经统计和PCA分析后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榆中种植区中的兰州百合钙、镁、钾含量在5个种植区中最高,锌和磷含量最低;渭源种植区兰州百合磷含量在5个种植区中最高,钙、镁、硒、钾在5个种植区中最低;永靖种植区兰州百合锌含量在5个种植区中最高;七里河种植区中兰州百合硒含量在5个种植区最高;临洮种植区兰州百合6种矿质元素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经PCA分析发现Mg、Ca、Se为兰州百合特征性元素,通过测定可有效区分及判别兰州百合生产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省不同产地兰州百合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且呈现地域性特征。

关键词: 兰州百合 矿质元素 种植区 主成分分析 特征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青贮对育肥期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效率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明以甜高粱青贮替代日粮中不同比例的玉米青贮对育肥期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4.69±2.68)kg的3~4月龄小尾寒羊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每只单栏饲喂,分别以甜高粱青贮替代日粮中0%(对照组)、25%、50%、75%、100%的玉米青贮进行饲喂,试验期90 d,每30 d测定肉羊生长性能指标,试验期末测定肉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61~90 d平均日增重(ADG)均低于1~30 d和31~60 d(P<0.05),各处理组日均采食量(ADFI)、日均粗料采食量(ADRI)、日均精料采食量(ADCI)和耗料增重比(F/G)均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50%组1~90d的ADRI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ADG以50%组最高,F/G以100%组最低;各组间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Ash)消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DM、CP和EE消化率均以50%组最高,Ash消化率以对照组最高,NDF和ADF消化率均以100%组最高;血常规指标中仅50%组血小板数(PLT)高于25%组(P<0.05);各组总饲喂成本(TFC)在不同育肥阶段和整个育肥期均无显著差异;各组每千克增重成本(FC/kg)仅在育肥后期50%~100%组低于对照组和25%组(P<0.05)。综合分析认为,日粮中不超过50%的甜高粱青贮替换玉米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常规均无明显负面影响;尤其在育肥后期,甜高粱青贮50%的替代比例既能较好地满足肉羊的生长需求,还能有效降低饲喂成本。

关键词: 甜高粱 玉米 青贮 肉羊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液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甘肃省静宁县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种类,对采自该地区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将菌株分离纯化后,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β-微管蛋白基因(p-Tubulin,TUB2)和 Laccase(Lcc2)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常规PCR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云南链核盘菌(Monilia yun-nanensis),可同时侵染不同品种果实,致病性结果显示对'秦冠,'富士,'新红星,有致病性,而对'嘎啦'致病性较弱.

关键词: 苹果 云南链核盘菌 褐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薯8号'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特性及淀粉-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的淀粉积累特性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露地平播种植的'陇薯8号'为试材,对盛花期(T1)至其后15(T2)、30(T3)、45(T4)和60 d(T5)的块茎进行蔗糖、淀粉含量测定与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取样期内,蔗糖含量在T1一T3期显著降低,之后有所回升;总淀粉含量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加,其中T2-T3为激剧增长期,T3-T5增长较缓慢.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4 634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块茎中的转录表达数据,4个相邻时期比较组T1 vsT2、T2 vs T3、T3 vs T4和T4 vs T5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分别为1 279、427、184和300个,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共有24个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在各时期差异表达,其中只有蔗糖合酶基因Soltu.DM.09G031820和Soltu.DM.07G013370、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Soltu.DM.01G049590、淀粉合酶基因Soltu.DM.02G027020和糖原磷酸化酶基因Soltu.DM.03G007710在整个取样期都高水平表达,且在T2和T5时期的表达量均高于低淀粉品种'陇薯13号'.结合蔗糖、淀粉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推测Soltu.DM.09G031820,Soltu.DM.07G013370、Soltu.DM.01G049590和Soltu.DM.02G027020可能在'陇薯8号,块茎淀粉的合成和积累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马铃薯 发育时期 淀粉-蔗糖代谢 转录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