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E8%A2%AB%E5%BC%95%E9%87%8F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285条记录
小麦品种红农1号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青海大学学报 2023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新抗条锈病品种进行抗条锈基因合理布局可控制小麦条锈病,本文利用抗病性鉴定方法评价苗期和成株期红农1号对流行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检测其适合度,确定抗病基因数目、显隐性及遗传方式,并对CYR34的抗条锈菌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期红农1号对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4均表现为抗病,尤其是对CYR31和CYR34表现为近免疫;田间接种CYR34成株期红农1号表现为近免疫。红农1号/高原448杂交群体中苗期F1代均表现高抗,F2代中240株表现抗病,75株表现感病,符合3∶1的抗/感分离比例;成株期F1代表现高抗,F2代中218株表现抗病,58株表现感病,符合3∶1的抗/感分离比例。综上可知,红农1号对CYR34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其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红农1号抗病基因的定位和抗病育种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小麦资源 抗病基因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酸性磷酸酶基因HvnACP2克隆和亚细胞定位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青稞酸性磷酸酶基因HvnACP2 的基因和蛋白结构特点,为青稞磷吸收利用机制研究提供基础.以青稞'肚里黄'叶片为材料,根据植物基因组数据库Gramene中的大麦HvACP2基因和启动子区域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获得青稞HvnACP2 基因和启动子区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vnACP2基因启动子区域元件以及蛋白理化性质、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信号肽、二级、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vnACP2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启动子区域有与分生组织、光响应、厌氧、茉莉酸和脱落酸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HvnACP2蛋白由45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51 285.15 u,总原子数为7 058,亲水系数为-0.4 51,理论等电点为6.17,不稳定指数34.54,脂溶性指数为67.05.具有12个磷酸化位点和信号肽,不具有跨膜结构.HvnACP2 中a螺旋、延长链、p 转角、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分别为18.72%,53.96%、23.57%、3.74%.HvnACP2 和其他物种的同源蛋白都有紫色酸性磷酸酶N末端结构域和金属酸性磷酸酶结构域,将H vn ACP2 与其他植物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并构建进化树,发现青稞HvnACP2与小麦TaACP2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HvnACP2定位在细胞膜上.

关键词: 青稞 酸性磷酸酶 HvnACP2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高原长期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青海高原地区麦后复种绿肥,翻压、留茬条件下小麦田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数量的响应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基于麦后复种绿肥毛叶苕子9 a定位试验,利用荧光定量PCR、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数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的情况下,翻压绿肥可减施化肥30%,绿肥留根茬可减施化肥20%,且小麦、油菜表现为增产;化肥与绿肥毛叶苕子配施,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均显著提高,其中处理70%化肥+绿肥翻压最高,提高幅度为1.26%~26.33%;绿肥不论翻压还是留根茬;与化肥配施产量增加且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AOA在数量上远高于AOB;其中施肥70%化肥+毛苕子翻压还田处理的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最高,增幅为54.84%~72.51%;小麦苗期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含量最低,至抽穗期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数量含量达到最高,成熟期又有所降低;绿肥不论全量翻压还是留根茬,与化肥配施土壤AOA、AOB数量均有增加,尤其是AOA在数量上远高于AOB,表明不同土壤微生物丰度受种植模式、施肥量影响很大,长期复种绿肥、减施化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明显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关键词: 复种绿肥;毛叶苕子;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原粮真菌毒素产生影响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摘要:目的 分析四川、甘肃、西藏、青海 4省青稞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和影响青稞原粮真菌毒素产生的因素.方法 从4省采集青稞429份, 经乙酸-乙腈-水提取, 氮气吹干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青稞样品中 14 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 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确定毒素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毒素、赭曲霉毒素 A 及玉米赤霉烯酮 3 种毒素被检出, 检出范围分别为 ND~810 μg/kg、ND~75 μg/kg 和ND~387 μg/kg.T-2在青海门源地区检出率达60.17%, 在北青八号、肚里黄品种中检出率达57%以上, 含水量在12.5%以下的青稞原粮无毒素检出, 雨养农业模式下的青稞原粮中T-2毒素检出率是灌溉农业的8.45倍,储存3年及以上样品毒素检出率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 T-2毒素与产地、含水量、收获方式及耕地类型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T-2毒素、OTA、ZEN在不同品种、含水量、储存年限、取样环节及耕地类型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T-2毒素为青稞原粮中主要污染物, 污染状况应引起关注.

关键词: 青稞;真菌毒素;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后复种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固持特征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不同减施化肥+绿肥处理,分析麦后复种毛叶苕子对土壤有机碳、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富集系数及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复种毛叶苕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绿肥初花期土壤有机碳含量较绿肥播种前提高了11.3%;不同减施化肥+绿肥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粒级分布有差异,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增大其含量呈升高趋势,>5 mm粒级占比最大,其中F70+G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由小麦收获期的16.17 g·kg-1增加到绿肥初花期的17.35 g·kg-1;所有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富集系数集中在0.83~1.58,随着粒级的减小呈增大趋势,在1~3 mm粒级中,除绿肥初花期F100处理,其他处理富集系数均大于1,处于优先积累状态.>0.5 mm粒级的贡献率最大,占80%以上,且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而1~3 mm粒级贡献率最小.复种毛叶苕子后会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富集系数增加,同时促进了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及固持.

关键词: 绿肥;有机碳;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富集系数;贡献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326327328329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