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648条记录
三种改性小麦秸秆生物炭表征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改性生物炭在水溶液中对Cu2+的吸附性能,利用硅酸钠溶液、氯化镁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制备了3种不同改性小麦秸秆生物炭,通过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mbin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SEM-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探究其表面形貌、官能团等性质变化。硅酸钠改性生物炭(sodium silicate modified biochar,SBC)的比表面积与孔容最大,分别为43.69 m~2/g、5.30 cm~3/g,比未改性生物炭(biochar,BC)(6.02 m~2/g、1.40 cm~3/g)分别增加了6.25、2.79倍。由SEM-EDS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均出现C元素质量分数下降、O元素质量分数增加的现象,其中,SBC的C元素和O元素质量分数变化最大,且SBC和氯化镁改性生物炭(magnesium chloride modified biochar,MBC)上负载了大量含Si和Mg的颗粒。FTIR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均能增强官能团的峰值,硅酸钠改性增强程度最大。另外,过氧化氢改性生物炭(hydrogen peroxide modified biochar,HBC)、BC、MBC和SBC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BC、MBC、SBC对Cu2+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HBC对Cu2+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分析吸附模型参数可知,改性生物炭MBC、SBC和HBC中,SBC对Cu2+的吸附能力更强,其理论吸附量可以达到230.20 mg/g,该结果可为改性生物炭对Cu2+污染水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物炭 化学改性 表征技术 吸附特性 铜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氧灌溉技术研究现状与智能化发展趋势分析

农机化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是未来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总结了不同土壤增氧方式及设备的发展现状,系统论述了增氧灌溉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与智能化精准增氧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最后,提出未来应着重于研究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增氧灌溉技术生产效率及建立田间智能化增氧调控系统,以此作为未来增氧灌溉技术发展的参考。

关键词: 增氧灌溉 技术体系 多元化发展 智能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热带牧草资源,研究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为调制高品质的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热研4号王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混合青贮比例分别设置为100∶0(CK)、85∶15(A1)、70∶30(A2)、55∶45(A3)4组,青贮30 d后开封取样检测。结果表明:A2组混合青贮感官评价最佳,随着热研2号柱花草比例的升高,pH和氨态氮/总氮(NH3-N/TN)值逐渐升高,A1、A2、A3组与CK组差异显著(P<0.05);乳酸(LA)含量逐渐降低,A3组显著低于CK组(P<0.05);各试验组乳酸/乙酸(LA/AA)值均大于2.6;且A2组丁酸(BA)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随着热研2号柱花草比例升高,各处理组粗蛋白(CP)、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含量随之升高,且显著高于CK组(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逐渐降低,且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酸性洗涤纤维(ADF)显著降低(P<0.05);与CK相比,各处理组粗灰分(Ash)有所下降,且A1、A2、A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可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从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A2组的混合青贮比例最为适宜。

关键词: 热研2号柱花草 热研4号王草 混合青贮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赤霉素氧化酶基因GA3ox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霉素3-氧化酶(gibberellin 3-oxidases,GA3ox)是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芒果中GA3ox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芒果GA3-氧化酶基因(GA3ox),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 680 bp,编码氨基酸381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 146bp,蛋白分子量为42.6 kD,等电点为5.13,不含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域.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与开心果亲缘关系较近,其次为克莱门柚、甜橙、麻疯树等植物.通过拟南芥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通过对乔化、矮化芒果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在矮化品种中表达量较高,在乔化品种各个时期表达量较低,且差异不大.矮化品种中主要在开花期表达量最高,坐果期7-8周含量最低,但都高于乔化品种的任何取样时期.该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为下一步功能的研究及其在芒果株形调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芒果 G43ox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页岩气开发地块污染物的种群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生态毒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页岩气资源气藏结构相对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环境影响机理不清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开发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对页岩气开发地块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极少,远未能形成技术体系。由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个体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估往往无法全面地反映化学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因此开展种群层面的生态风险评估对提高其风险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了解种群生态风险评估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助文献计量方法较系统地梳理了有关种群层面的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的内容,对比分析并筛选可适用于我国典型页岩气开发区域特征污染物的种群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了其在页岩气开发场景的可用性及不确定性,旨在为我国这类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 页岩气 特征污染物 生态风险评估 种群模型 文献计量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鸭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480只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F300、F500和F700)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500、700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雏鸭,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樱桃谷鸭末重(F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提高(P<0.01),F/G降低(P<0.01);F500组樱桃谷鸭胸肌水分含量高于F300组和F700组(P<0.05),胸肌红度(a*)值高于F700组(P<0.05);F500组的总蛋白(TP)以及球蛋白(GLB)含量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F500组和F700组总抗氧化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高于F300组和对照组(P<0.01),丙二醛(MDA)浓度低于对照和F300组(P<0.01)。由此可见,樱桃谷鸭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樱桃谷鸭生长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胸肌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樱桃谷鸭饲粮中添加500 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效果较好。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樱桃谷鸭 屠宰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存体系低氨浓缩天然胶乳的性能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氨浓缩天然胶乳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氨胶乳带来的氨污染问题,并在多种乳胶制品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BCT-2、HY、HM和LS 4种天然胶乳保存剂与氨复合保存制备低氨浓缩胶乳,并与高氨浓缩胶乳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保存体系低氨浓缩胶乳性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保存体系对低氨浓缩胶乳保存效果良好,均能达到GB/T 8289—2016国家标准的要求。其中,BCT-2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 No.)最低,但胶乳黏度值最高,机械稳定度(MST)最低,稳定性最差;此外,橡胶粒子平均粒径较高;热稳定性和氧化锌机械稳定性(ZST)较低;干胶膜强度较高。HY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VFA No.较低,黏度最低,MST和热稳定度最高;浓缩胶乳预硫化速度最快;预硫化胶乳黏度最低,MST和热稳定度最高;硫化胶膜强度较高。HM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黏度较低;MST较高,稳定性良好;浓缩胶乳干胶膜强度最低;浓缩胶乳预硫化速度最慢。LS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VFA No.较高,黏度值较高;MST较低,稳定性较差;橡胶粒子粒径最小;浓缩胶乳干胶膜和硫化胶膜强度均最高;干胶膜热稳定性最好。对比分析表明,HY和LS保存低氨浓缩胶乳综合性能较好,其中HY低氨浓缩胶乳适于生产发泡制品、胶黏剂等,而LS低氨浓缩胶乳适于生产手套、气球等纯胶浸渍制品。

关键词: 天然胶乳 低氨 稳定性 强度 制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及微量元素处理对斑兰叶组培苗增香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斑兰叶组培苗为材料,为探明最适宜斑兰叶增香的施肥配方,研究不同激素、微量元素对斑兰叶组培苗增香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斑兰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热图分析.结果显示:7 个不同处理的斑兰叶组培苗挥发性成分种类组成无显著差异,但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共分析鉴定出 21 种化合物,主要由醇类、吡咯类、酯类、酮类、呋喃类、呋喃酮类、酸类、烯烃类、酚类组成,其中角鲨烯、叶绿醇、2-乙酰-1-吡咯啉(2AP)、新植二烯、3-甲基-2-(5H)-呋喃酮、2,3-二氢苯并呋喃为主要香气挥发性成分.斑兰叶组培苗特征香气成分 2AP平均含量为(48.07±13.14)μg/g,其中处理 6(锌+组合肥)的 2AP含量最高,为 72.03 μg/g;处理 1(IBA+锌+组合肥)2AP含量最低,为 31.96 μg/g,表明处理 6 能显著提高特征性物质 2AP的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施用组合肥(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与施用清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处理 2、处理 6 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叶绿醇、2AP、3-甲基-2(5H)-呋喃酮、2,3-二氢苯并呋喃、新植二烯;处理 1、处理 5 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以油酸乙酯为主的酯类、2,4-叔丁基苯酚为主的酚类、丙酮醇为主的酮类等化合物;处理 3、处理 4、处理 7 中挥发性物质主要以角鲨烯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处理 6(锌+组合肥)中斑兰叶组培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均有较高的积累;而处理 1(IBA+锌+组合肥)中挥发性物质含量较少;其余处理对斑兰叶组培苗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采用硫酸锌浸泡和配施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溶液优于其他处理组,有较好的增香效果.

关键词: 斑兰叶 挥发性成分 2-乙酰-1-吡咯啉 激素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抑菌化合物影响杧果炭疽病菌漆酶的转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探究茶多酚、白藜芦醇、丁香酚、氟康唑4种化合物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原菌漆酶基因家族成员转录水平的影响,为该家族在寻找杧果炭疽病菌潜在抑菌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抑菌化合物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同时测定这4种抑菌化合物对13个漆酶家族成员基因表达量和对胞外漆酶酶活的影响.[结果]在菌丝生长方面,茶多酚、白藜芦醇、丁香酚和氟康唑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 分别为15010、1109.88、308.26 和163.52(mg·L-1).从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来看,这4种抑菌化合物均对分生孢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而都抑制了附着胞的形成.在黑色素合成影响来看,茶多酚和白藜芦醇均抑制黑色素合成,而丁香酚和氟康唑均促进黑色素合成.qRT-PCR结果显示,100 mg·L-1 的茶多酚和168 mg·L-1 的白藜芦醇对2/13漆酶家族成员转录调控有抑制作用,164 mg·L-1的丁香酚和306 mg·L-1的氟康唑都对3/13漆酶家族成员转录调控有抑制作用.100 mg·L-1的茶多酚和168 mg·L-1 的白藜芦醇、164 mg·L-1 丁香酚和306 mg·L-1 氟康唑均对杧果炭疽病菌漆酶酶活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这4种抑菌化合物都对杧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附着胞形成、胞外漆酶酶活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而对黑色素合成、家族成员转录调控有所差异.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菌 漆酶 抑菌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糊化热处理对玉米淀粉-胡椒碱复合物功能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在亚糊化温度下胡椒碱负载于玉米淀粉对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玉米淀粉在60℃下制备亚糊化玉米淀粉-胡椒碱复合物,并通过扫描电镜、快速糊化粘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胡椒碱成功负载到亚糊化玉米淀粉上,负载率为39.4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淀粉颗粒膨胀的裂隙内部成功负载胡椒碱,粒径从天然玉米淀粉的15.20μm增大到亚糊化玉米淀粉的25.80μm,再到亚糊化玉米淀粉-胡椒碱复合物的81.90μm;胡椒碱的加入降低了亚糊化玉米淀粉的峰值粘度和谷值粘度;复合物红外光谱未产生新的基团或化学键,但胡椒碱的加入增强了玉米淀粉与胡椒碱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作用;X-射线衍射表明相对结晶度从天然玉米淀粉的23.52%升高到亚糊化玉米淀粉-胡椒碱复合物的28.15%,但是亚糊化处理未改变玉米淀粉的晶型结构;与天然玉米淀粉相比,亚糊化玉米淀粉和亚糊化玉米淀粉-胡椒碱复合物的凝胶焓值显著(P<0.05)降低。亚糊化玉米淀粉负载胡椒碱,胡椒碱的加入对亚糊化玉米淀粉的结构影响较小,但对其理化性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为淀粉与胡椒碱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复合机理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热处理 亚糊化 淀粉-胡椒碱复合物 结构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