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08条记录
为害柞蚕的蜘蛛及其防治的研究

蚕业科学 1980

摘要:蜘蛛类是很多害虫的天敌,应该受到保护。但是,其中有些种也为害柞蚕的稚蚕(1-3龄),成为造成柞蚕稚蚕减蚕率因素之一。因此,柞蚕场内(主要是稚蚕场)要防除蜘蛛。本文重点介绍其主要种类、生活习性、为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绿肥在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土壤通报 1980

摘要:一、绿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功能 通过种植利用绿肥作物,来恢复提高土壤肥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上的一项重大创造。 在人工合成氮肥工业发明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农业生产的氮素来源绝大部分来自生物固氮。即使在氮肥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全世界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估计有17,500万吨,相当于工业固氮的4倍。从整个农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即使说“没有生物固氮,便没有农业生产,”也并不过分。如从保持生态平衡,维持土壤肥力,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成本等要求看,单纯地走“无机农业”或“石油农业”的道路显然是不可取的,生物固氮将来仍应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氮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土壤全氮量的研究

土壤通报 1980

摘要:测定土壤全氮,一般都采用开氏定氮法。开氏定氮法的缺点是繁琐、冗长,需要设备多、时间长。我们对氨电极法测定土壤全氮量进行了研究,并与开氏法进行对比,发现只要掌握好测量条件,其精密度、准确度两者接近,重现性、稳定性良好,而方法简单、便利,可提高工作效率四倍,节电四分之三,值得推广。 一、测定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的测试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已知添加法和格氏作图法等几种。据试验,目前的商品氨电极,其测量电位稳定性较差。在以全氮消化试剂为本底的标准铵系列中,其工作曲线的重视性、稳定性欠佳,一小时内曲线可平移几个毫伏。致使无法应用曲线进行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吸肥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0

摘要:研究高粱吸肥特性,是从施肥上提出增产技术措施和改进施肥方法的基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过去报道不多,杂交高粱的资料更为少见。为此,我们于1978和1979年进行了高粱吸肥特性的试验。 试验分筒栽和盆栽两组。筒栽利用50×65厘米陶瓷筒进行,筒内面积为0.2平方米。筒埋在地下,上沿露出地表15厘米。筒内35厘米深以下装河砂,上面装砂质草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辽宁省主要土壤的供磷特点及磷肥肥效

土壤学报 1980

摘要:影响磷肥肥效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土壤条件。施用磷肥效果的大小,既取决于土壤中可给态磷的含量,也决定于与磷肥相互作用的土壤性质,如引起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或可给态磷酸盐的固定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中施用磷肥的大量增加,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昆虫学报 1980

摘要:柞蚕绒茧蜂(Apanteles sp.)亦称柞蚕小茧蜂,是柞蚕主要害虫之一,过去报道甚少。为了摸清其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提供线索,笔者对此虫进行了初步观察。 一、分布、为害及寄主 柞蚕绒茧蜂的国内分布尚无系统资料,据我们调查,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贵州等省柞蚕区都有此虫发生。在辽宁分布广,危害亦较重。如主要柞蚕区凤城、宽甸、岫岩、庄河、东沟、西丰、盖县、新金、辽阳、复县和丹东市郊区均有此虫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水土保持 1980

摘要:西沟小流域属于暖温带半干旱的低山丘陵地区,位于喀左县甘招公社的东北部,属大陵河水系,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包括甘招公社的西沟、三家两个生产队,人口1080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土壤侵蚀模数达2000吨/平方公里,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多风缺水,土地瘠薄,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西沟流域的特征,代表了辽宁西部大小凌河近四千平方公里的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空胴病的研究——Ⅱ.柞蚕空胴病病原菌的鉴定

微生物学报 1980

摘要:柞蚕空胴病病原菌是一种新发现的柞蚕病原菌。该菌系革兰氏阳性球菌,多成对排列,无芽孢。发酵葡萄糖产乳酸,但不产气。接触酶阴性。在10℃和45℃均生长。其生理生化特性与粪链球菌和鸟链球菌相似,但又有不同之处。血清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生的抗体与Lancefield D 群和 Q 群抗原都有低滴度的交叉反应,反之亦然;此外,它还具有未确定的其它抗原结构。由于其形态、生理生化和血清学特征不同于已知的链球菌,而确定为链球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柞蚕链球菌(Streptococcus pernyi sp.no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保苗场的研究

蚕业科学 1980

摘要:目前柞蚕饲养场单位面积养蚕量少,特别是养小蚕也用自然蚕场,面积大,条件也差,是造成小蚕损失多(收蚁保苗率仅50%左右)、产茧量低(收蚁结茧率仅20%左右)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所早在1960年即着手研究建立稚蚕专用蚕场的课题,取得一定进展。1970年以来,又对这一课题作了全面的研究。几年来,根据改造自然以及改善生产条件的要求,本着简易、密植、速成的原则,从保苗场的建设、管理和养蚕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研究磁化水冲洗条件下土壤盐分的运动

北方水稻 1979

摘要:原子能是在现代物理发展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形成的农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表明,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于今春已成立了"中国原子能农学会",把我国原子能农业应用事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近二十年来,我省原子能应用也获得不少成果,例如在射线应用方面,低剂量中子和射线刺激柞蚕增产的研究和推广,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辐射诱变育成的大豆、水稻、玉米、小麦、高梁等15个优良新品种,推广面积已达800多万亩。在同位素示踪原子方面,进行了大豆落花落夹规律的研究,水稻氮肥经济施用方法的研究等,在生产上都做出了一定贡献,根据我省(1978—1985)年原子能农业应用科学技术规划,重点项目有辐射育种技术及其理论研究,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的研究和辐射保藏食品的研究等。我国在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于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薄弱,特别是在盐渍土改良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利用原子能技术研究磁化水是一项新的尝试,特发表于下,今后还准备陆续选载有关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方面的文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