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08条记录
杂交春小麦吸肥特性的研究

土壤通报 1981

摘要:目前对如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的研究,主要是从肥料本身的种类及剂型、施用技术及作物育种等三方面进行。本试验企图从研究杂交春小麦的吸肥特性,探讨其对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意义。 试验利用瓦氏盆,每盆装30斤砂质草甸土。土壤含有机质1.466%,水解性氮53.4ppm,速效磷17.0ppm,速效性钾260ppm,pH为7.3。 试验设无肥及施肥二个处理,重复3次,每盆施~N(15)丰度为10.65克分子%的尿素2.0克,以0.5毫居里的NaH_2~P(32)O_4标记的磷酸铵3.2克(18~46)*,全部于播种前层施土表下7厘米。 供试品种为我院麦作所提供的 75-2A×7046-5(下称杂交种),7046—5(下称恢复系)、75-2B(下称保持系)及辽春6号春小麦。4月18日播种,4月28日出苗,5月9日三叶期,5月15日拨节初,6月3日抽穗,7月7日成熟。经实测计算,发现杂交种春小麦有如下几方面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远红外消煮炉的研制及其在土壤分析中的应用

土壤通报 1981

摘要:随着仪器分析的发展,迫切要求样品分析前的消化处理提高速度。国外,近年来出现凯氏系统的消化设备,用特制的大试管在金属多孔炉中加热消煮样品。虽可增加消煮数量,但价格昂贵,预热时间过长,重量较重,使用不便。国内有的单位仿效国外设备,将铝锭钻孔,用试管盛样,在电炉上加热消化样品,但仍有预热过长,电力浪费,控制不便等缺点。 为寻求高工效,低消耗,适于国内推广应用的消煮专用设备,我们从1979年10月至1980年8月,应用远红外辐射技术的原理,吸收一些单位的经验,设计试制了远红外消煮炉。经八个应用单位联合试验和技术鉴定,认为它有效率高、节电、耐腐蚀、重量轻、体积小和价格低廉等特点。试验证明:它比普通六孔电炉节电90%以上,并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别适用于当前土壤普查等大量样品的消化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砧木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摘要:砧木直接影响苹果树的生长、结果、抗逆能力和寿命。近年来随着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迅速发展,矮化砧木更显示了特殊作用。 以往生产所用苹果砧木多用种子繁殖,长出的植株分离严重,造成嫁接品种后的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消化液对脓病病毒灭活作用的研究

蚕业科学 1981

摘要:柞蚕消化液是柞蚕对脓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防御物质。游离病毒在消化液中10分针灭活;多角体病毒在消化液中120分钟灭活。消化液的灭活力随龄期的增进而逐渐提高。在5龄期中,起蚕消化液灭活力低,第3天灭活力有一次下降,除此之外无大变化。蚕儿经0—5℃低温处理48小时消化液对病毒的灭活力有明显的降低。低温处理后的蚕儿移到常温中24小时后,消化液的灭活力可以恢复。起蚕经40℃以上高温处理4小时,消化液的灭活力也有明显降低;但盛食期影响较小。蚕大量喝水也能降低消化液对病毒的灭活力。消化液中对病毒的灭活物质,主要不是碱性的作用,离体的消化液经60℃以上的温度处理1小时,这种物质即失去灭活力。消化液在室温中放置1天会明显地降低活性。低温(-35℃)能保存较长时间的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丝量蚕品种在辽宁地区夏秋季饲养的研究

蚕业科学 1981

摘要:目前所推广的多丝量蚕品种与体质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一带,更为显著。夏秋用品种虽然好养,但产量较低,出丝率低,产值低。因此,南方蚕区多把选育夏秋品种作为重点。辽宁主要因冬季严寒,桑树易受冻害,故采用留条春伐的剪伐形式,原料茧主产季节为夏秋蚕。在辽宁养夏秋蚕,是否也需要用夏秋用品种?过去众说不一,也有用多丝量品种的,但有时夏秋蚕养失败了,就认为是养多丝量品种的原因。在六十年代,辽宁生产中曾分别推广过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本文是以11年夏秋季饲养多丝量品种的实绩,分别和春蚕饲养成绩比较。结果表明,多丝量蚕品种在产量上稍低于春蚕,茧质、生命率和春蚕接近,特别是丝质成绩和春蚕相比毫不逊色。现将研究经过综述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害虫鞍形花蟹蛛生活史及生态的研究

蚕业科学 1981

摘要: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属蜘蛛目(Araneida)蟹蛛科(Thomisidae)花蟹蛛属(Xysticus)的一种蜘蛛。这种蜘蛛是柞蚕主要害虫,它分布广,发生期长,发生数量多,为害柞蚕严重;但又是农林害虫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过去对这种蜘蛛的生物学研究资料很少。为了掌握其发生规律,更好的进行防治,我们在1980年对其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整理如后,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冷害类型及作物减产原因

新农业 1980

摘要:1.低温冷害的概念作物遭受了低于其生育适温的连续低温影响,生育延迟,甚至发生生理障碍,造成迟熟减产,称为低温冷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生育适温不同,各生育阶段冷害的临界温度也不一致.如晋杂4号高粱发芽的临界温度是8℃左右,低于8℃时种子就要受害,发芽率降低;而幼穗分化期的临界温度为20℃左右,低于20℃就使幼穗分化延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收之前话霜冻

新农业 1980

摘要:白露、秋分一到,秋霜(又称早霜)就要降临.俗语说,“一场秋雨一番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当气温降到0℃左右时,空气中的水汽就要在各种物体的表面上凝结成一层银白色的冰晶,这就是霜.霜的有无是农事季节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终霜(春末最后一次霜)到早霜的日期称为无霜期.无霜期的长短与农业生产和农事安排有很大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木樨营养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

土壤肥料 1980

摘要:为了更合理利用绿肥作物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了解其营养积累特性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我省绿肥生产的实际情况,从1978年开始在沈阳对二年生白花草木樨(以下简称草木樨)一生中营养积累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脓病多角体的裂解观察和毒力测定

蚕业科学 1980

摘要:柞蚕脓病(NPV)属于昆虫的一种病毒病。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只发现核型多角体病。它是柞蚕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采用消毒预防措施,发病率已明显降低。特别是我省实行纸面产卵、在出蚕前一天卵面消毒的技术措施以后,秋蚕脓病的发生率可控制在5%以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