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083条记录
鳗鱼、饲料中恩诺沙星残留的测定及真假阳性辨别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4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测定鳗鱼、饲料中的恩诺沙星药物残留.在WatersNova PakC18柱上,用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0nm.流动相为5mmol/LNaH2PO4溶液-乙腈溶液(体积比为70∶30),磷酸调pH值为2.7,流速1.2mL/min,柱温40℃.在鳗鱼、饲料中的最低检测限分别达到1μg/kg和2μg/kg,标准曲线在30~500n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达0.9997.在3种浓度水平对鳗鱼组织和饲料中的3种浓度进行回收率测定,其回收率在76%~98%之间;变异系数RSD小于8%,符合痕量测定要求[1].还对如何辨别真假阳性进行特别介绍.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鳗鱼 饲料 恩诺沙星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后代植株性状分析

福建稻麦科技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蛾绒茧蜂对几种挥发性物质的定向行为

植物保护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笔者采用 Y型管嗅觉仪法和培养皿法,研究菜蛾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反应,并探讨学习经历对菜蛾绒茧蜂寻找寄主能力的影响,以及触角在寄主定向中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顶芽离体诱导小鳞茎及开花球培育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亚洲百合顶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诱导小鳞茎及小鳞茎培育开花球研究。结果表明:在BA 1- 2 mg/L+NAA 0.1-0.2 mg/L+MS培养基上,顶芽培养产生丛芽的诱导率高达100%。丛芽在MS+BA 0.5 mg/L+NAA 0.05-0.1 mg/L培养基上不断增殖,并逐渐发育成无根苗,增殖系数为6。激素、蔗糖、光照强 度及低温处理等因素影响小鳞茎诱导,丛芽在MS+IBA 0.5 mg/L+质量分数为4%蔗糖培养基上,光照强度 1.5 klx时,诱导形成小鳞茎效果较好,诱导率100%,平均每株诱导小鳞茎1.5个,小鳞茎直径0.96 cm。小鳞 茎经5℃低温处理2周后,在BA 0.1 mg/L+NAA 0.5 mg/L+MS培养基中诱导出小鳞茎,诱导率82.5%,每块鳞 茎片诱导4.2个小鳞茎,直径0.29 cm。直径0.8 cm以上试管鳞茎,经过5-8℃低温处理4周后,在福建省南 平海拔800 m处栽培8个月,收获的种球中45.8%达到开花球标准。试管鳞茎开花性状稳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顶芽 离体培养 试管小鳞茎 开花球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sck/cry1Ac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观察 ,就转sck/cry1Ac双基因抗虫水稻MSB和MSA对我国主要水稻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离体植株测定结果表明 ,MSB、MSA高抗两种害虫 ,抗性水平受水稻苗龄影响。 6 5~71d苗龄水稻上害虫校正死亡率达 98.9%~ 10 0 % ,10 5~ 10 9d时抗性水平有所降低 ,但除MSB对二化螟的校正死亡率 (仍达 79.3% )降低明显 (P <0 .0 5 )外 ,MSA对二化螟及MSB、MSA对稻纵卷叶螟的校正死亡率 (92 .8%~ 98.1% )均无明显下降(P>0 .0 5 )。选取MSB进行的田间实验进一步明确 ,MSB对两种害虫有显著控虫效果 ,抗性水平与抗虫对照克螟稻 1号(含cry1Ab)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且略优于施药亲本明恢 86。相对于未施药明恢 86 ,MSB对两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92 .6 %、97.3% ,施药明恢 86则分别为 87.7%、89.8%。

关键词: 转基因 水稻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抗虫性

低纤维基因突变水稻稻草细胞壁组分动态发育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水稻研究所通过伽马射线照射选育的低纤维基因突变体水稻(嫩稻Nendao)与亲本双科早(Shuang-kezao)为研究试材,分析水稻抽穗后的细胞壁纤维构成生物学动态发育与特点。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低纤维基因突变体选育的嫩稻表现出较强的营养体生长优势,收获期叶、鞘、茎生物产量分别较亲本提高27.77%、30.19%和37.96%。与亲本相比,嫩稻稻草的细胞壁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23.9%),而细胞壁在动态发育过程中,通过自我补偿能力,提高半纤维素(11.94%)、木质素(8.79%)与硅化物(5.60%)组分的构成含量,以完成对细胞的保护功能作用。此外,低纤维基因嫩稻稻草收获时的粗蛋白含量较亲本稻草提高20.71%,而其中可溶解蛋白比率提高63.49%。研究表明,低纤维基因嫩稻具备了较好的饲料稻品种资源特点。

关键词: 低纤维基因突变体水稻 细胞壁组分 水稻生物学 饲料稻

~(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_3中蛋白质营养评价在不同代的遗传效应

核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采用非生物学评价法对姬松茸突变株J3 和原菌株J1不同代数蛋白质的营养评价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M1和M6姬松茸突变株J3 子实体中有 5项蛋白质指标比原菌株J1高 ,M4和M5有 4项蛋白质指标比原菌株J1高 ,M2 、M3 的子实体 6项蛋白质指标均比原菌株J1高 ,由此说明60 Coγ辐射诱变的姬松茸突变株J3 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评价优于原菌株J1。姬松茸突变株J3 除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指标外 ,其它 5项指标在不同代数间的变化不大 ,说明姬松茸突变株J3 子实体的蛋白质营养的遗传效应较稳定。

关键词: 姬松茸 突变株 营养价值 代数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村有机废弃物及沼气潜力评估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4

摘要:根据2003年福建省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了福建省农村有机废弃物以及其沼气潜力。目前,我省每年可有各种畜禽粪便100.31×106t(TS=20%),可产沼气96.8亿m3;农作物秸秆10.35×106t,60%可以用来产沼气,可产沼气12亿m3。按我省120万户农户计算,户均可拥有沼气量为9080m3,可完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资源 沼气 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E/LOX介导剔除转双价抗虫SCK+CRYIAC基因籼稻恢复系明恢86材料的选择标记基因

植物学报 2004 CSCD

摘要:CRE/LOX系统通过其CRE重组酶对LOX序列进行切割和重新连接,介导LOX序列发生特异性重组.利用重组报告基因系统PACTIN-LOX-HPT-LOX-GUSA,对CRE/LOX系统在水稻(ORYZASATIVA L.)中介导转基因的剔除进行了研究.PACTIN-LOX-HPT-LOX-GUSA系统中选择标记HPT基因侧翼含两个同向LOX位点,并位于水稻ACTINL启动子和GUSA基因之间.当HPT在CRE酶作用下被剔除时,ACTINL启动子可以和GUSA基因融合在一起从而驱动GUS表达.通过农杆菌介导获得了分别转CRE基因、PACTIN-LOX-HPT-LOX-GUSA结构和双价抗虫基因LOX-HPT-LOX-SCK-CRYIAC结构的水稻.利用有性杂交方法将CRE基因导入到转化LOX结构的植株中.在4个转PACTIN-LOX-HPT-LOX-GUSA T0植株*转CRE T0植株所配组合的30个杂交F1植株中,12个植株表达GUS活性,9个表现潮霉素敏感,表明HPT基因被剔除.研究进一步通过CRE/LOX介导剔除转双价抗虫SCK+CRYIAC基因籼稻恢复系明恢86材料基因组中的选择标记HPT基因.在9个转LOX-HPT-LOX-SCK-CRYIACT2代纯合植株*转CRET2代纯合植株所配组合的77个杂交F1植株中,56个植株表现潮霉素敏感.分子分析证实在这些对潮霉素敏感的植株中HPT基因已经被剔除.

关键词: CRE/LOX 基因剔除 转基因水稻 抗虫 SCK CRYIAC 无选择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茶叶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武夷肉桂品种鲜叶为原料,通过3种做青强度对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GC/MS检测。结果表明,已醛、正戊醇、芳樟醇氧化物I、芳樟醇氧化物II、(2)-已酸-3-已烯酯+苯乙醛、α-法尼烯、香叶醇、苯乙醇、β-紫罗酮、茉莉酮、橙花叔醇、吲哚等香气组分随做青强度增加而积累,品质也相应提高,同时表明,橙花叔醇是福建乌龙茶的主要特征香气组分,高含量的橙花叔醇可以作为优质肉桂茶的香气指标之一。

关键词: 茶学 乌龙茶 做青强度 香气组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