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艳云 1 ; 曾凡松 2 ; 郭子平 1 ; 周华众 1 ; 万利 1 ; 邓春林 1 ; 杨立军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2.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防控技术;示范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9 期

页码: 5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18-2023年,在湖北省开展了抗(耐)性品种筛选、多粘芽孢杆菌拌种、植物诱抗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拔节—抽穗期喷雾,以及高效低风险农药筛选等多项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并于2021-2023年在小麦主产区松滋市、公安县、荆州区、钟祥市、枝江市、仙桃市、天门市、安陆市、襄州区、宜城市、随县等地进行了技术集成示范.结果表明:示范区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示范区赤霉病平均防效为86.0%,比农民自防区(71.9%)提高14.1个百分点;示范区平均病粒率为0.1%,比农民 自防区(0.3%)降低0.2个百分点,比对照区(1.2%)降低1.0个百分点;示范区平均产量为381.6 kg/667m2,比自防区(354.8 kg/667m2)增长7.5%,比赤霉病对照区增产11.8%;示范区比对照区新增收益53.0元/667m2,比农民 自防区新增收益54.8元/667m2;示范区比农民 自防区农药减量13.4%,天敌增加42.3%;示范区赤霉菌呕吐毒素均控制在国家标准1 000μg/kg以下,质量合格率达100.0%.

  • 相关文献

[1]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李飞,杨丹,郑姣莉,姚经武,朱志刚,黄大野,曹春霞. 2020

[2]几种生物源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杨立军,余小清,张学江,汪华,向礼波. 2014

[3]小麦赤霉病穗组织中亚洲镰刀菌定量分析及其在品种(系)抗性评价中的应用. 史文琦,高振兴,杨立军,汪华,曾凡松,向礼波,龚双军,喻大昭. 2014

[4]生物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刘悦,史文琦,曾凡松,刘美玲,陈婷婷,黄振余,薛敏峰,向礼波,龚双军,杨立军,喻大昭. 2020

[5]35%甲基硫菌灵·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三种病害控制试验. 周忠雄,周忠泉,刘美玲,薛敏峰. 2020

[6]解淀粉芽胞杆菌EA19菌株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刘悦,曾凡松,龚双军,史文琦,杨立军,喻大昭. 2020

[7]综合品种抗性和杀菌剂对6个抗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赤霉病防效评价. 向礼波,薛敏峰,史文琦,严双义,曾凡松,刘美玲,杨立军,龚双军,喻大昭. 2022

[8]3种新型生物产品及复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研究. 向礼波,石磊,徐东,宋远胜,薛敏峰,龚双军,杨立军,喻大昭. 2021

[9]湖北麦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结构和毒素化学型分析.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龚双军,史文琦,曾凡松,杨立军,喻大昭. 2021

[10]湖北省枝江市优质稻减肥增效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示范效果评价. 胡时友,马朝红,张舒,樊军,鲁元,程志红. 2018

[11]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示范结果及栽培技术. 王良军,易行荣,胡红喜,赵军,邹万云,周文华. 2008

[12]旱育保姆种衣剂育秧对鄂东南水稻产量的影响. 章桃娟,皮楚舒,姚曼,杨诚,叶方,程建平,张枝盛. 2019

[13]机采棉试验示范进展与发展建议. 王孝纲,张教海,夏松波,秦鸿德,张友昌,冯常辉,别墅. 2019

[14]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中“920”使用及稻粒黑粉病防控技术初探. 金卫兵,袁亚稳,李家发. 2002

[15]世界肉鸡疫病控制技术研究动态. 王笑梅,邵华斌,廖明,刘爵,田国彬.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