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80条记录
芦丁对湖羊乳腺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产后湖羊乳腺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为NFE2L2)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且分娩日期相近的湖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和100 mg/kg BW芦丁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 mg/kg BW芦丁能够减少湖羊乳腺腺泡内炎性细胞数量,100 mg/kg芦丁组湖羊乳腺腺泡内未见炎性细胞。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 BW芦丁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乳腺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P<0.0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P<0.05)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饲粮中添加50和100 mg/kg BW芦丁极显著降低过乳腺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 BW芦丁极显著提高乳腺组织细胞内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显著提高乳腺组织中NFE2L2 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乳腺组织中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 mRNA相对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 mg/kg BW芦丁显著提高乳腺组织中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CLM)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100 mg/kg BW芦丁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乳腺组织中GCLM(P<0.01)、GSH-Px(P<0.05)、硫氧还蛋白(TXN)(P<0.05)、铁蛋白重链1(FTH1)(P<0.01)、转醛醇酶1(TALDO1)(P<0.05)、苹果酸酶1(ME1)(P<0.05)和血红素氧合酶1(HMOX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乳腺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0和100 mg/kg BW芦丁能够减少湖羊乳腺腺泡内炎性细胞数量,并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通过调节NRF2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水平,改善产后湖羊乳腺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 湖羊 芦丁 乳腺组织 抗氧化 NRF2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化茶树新品种'霍黄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霍黄1号’是从安徽省霍山县黑石渡地方茶树群体种中,通过单株选择法育成的新品种。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其幼嫩芽叶呈玉黄色,所制绿茶细紧显毫、玉黄隐绿、香气高鲜,滋味甘醇,感官品质优异。春茶蒸青样水浸出物含量48.2%,茶多酚含量16.8%,氨基酸含量5.2%,咖啡碱含量4.2%。耐寒性较强,中抗茶炭疽病、中抗茶小绿叶蝉,适宜在安徽省及具有相似气候条件的茶区种植推广。

关键词: 茶树 黄化 中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对淹水设施土壤磷释放动态特征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施土壤在夏季进行淹水时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可以增强灭杀病害并改良土壤的效果,为研究该措施对淹水土壤磷素赋存形态和流失风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模拟淹水试验动态取样5次(第3、7、15、31、63天),探究了施用氰氨化钙(0.5 g·kg-1)或秸秆(10 g·kg-1)以及两者同时施用下淹水设施土壤的磷素释放量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不添加外源物质)与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第15天达到峰值。在第3、7、15天,与对照处理相比,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38.7%、33.4%和19.0%。与对照和氰氨化钙处理不同,在第3、7、15天,氰氨化钙+秸秆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相比于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16.6%、91.5%和99.1%。培养期间,氰氨化钙处理土壤溶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有助于促进磷酸钙沉淀的生成,进而降低了土壤活性磷的浓度。氰氨化钙+秸秆处理尽管增加了土壤溶液的Fe2+浓度,但并未提升土壤溶液磷浓度,反而提高了土壤NaOH-P比例和土壤溶液Ca2+、Mg2+浓度,支持秸秆厌氧分解产生了酸化作用,促进了土壤游离磷酸盐与铁铝氧化物的结合。综上所述,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在改良土壤和灭杀病害的同时,可以有助于降低淹水土壤的磷素流失风险。

关键词: 氰氨化钙 秸秆 淹水土壤 磷释放 设施菜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杆菌微型颗粒剂对玉米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包括草地贪夜蛾、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在内的鳞翅目害虫是安徽省夏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为害最大的一类虫害,为探索其高效绿色的防控技术,分别于心叶初期和心叶末期,施用两种苏云金杆菌G033A和PS3微型颗粒剂,研究其对玉米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心叶保护效果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心叶初期以人工撒施方式,按300、450、600 g/667 m~2剂量施药后7 d,G033A微型颗粒剂对害虫的防效分别为71.62%、77.18%和81.54%,PS3微型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75.00%、83.73%和86.91%;G033A微型颗粒剂对玉米心叶保护效果分别为59.42%、68.86%和71.72%,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65.08%、72.64%和75.50%,持效期均可达14 d。心叶末期以无人机撒施方式,按照1、1.5、2 kg/667 m~2剂量施药后7 d,G033A微型颗粒剂对害虫的防效分别为76.90%、81.22%和86.02%,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81.71%、84.89%和89.20%,药后14d防效均开始下降;挽回产量损失率G033A微型颗粒剂分别为5.17%、7.07%和9.09%,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5.56%、7.47%和9.57%。相对于可湿性粉剂,微型颗粒剂产品持效期更长、防治效果更好;相同剂量处理下,药后7、14 d,PS3微型颗粒剂防效均高于G033A微型颗粒剂。G033A和PS3微型颗粒剂防治玉米鳞翅目害虫较好,可有效挽回产量损失,人工撒施推荐剂量均为300~600 g/667 m~2、无人机撒施推荐剂量均为1~2 kg/667 m~2。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微型颗粒剂 玉米 鳞翅目害虫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春性小麦区试品系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安徽省春性小麦品质育种进展,对参加安徽省淮南片2010-2019年春性小麦区试的154个品系(227份)样品进行品质性状分析,并根据不同品质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平均容重为788.7±18.4 g·L-1,硬度指数为57.1±8.8,粗蛋白含量(干基)为13.24%±1.07%,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为28.2%±3.0%,沉淀值(Zeleny法)为35.2±9.7 mL,吸水率为56.3%±3.8%,稳定时间为4.4±3.1 min,最大拉伸阻力为388±147 EU,能量为81.2±32.5 cm~2。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吸水率与硬度指数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分别为0.898和0.888。各品质性状年份间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容重、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年份间波动明显,但没有明显规律;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吸水率和硬度指数则比较稳定。根据国家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227份样品中,有3.08%、11.01%和0.88%的样品全部指标分别达到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标准,没有样品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多数品系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强、中强、中、弱筋交错不协调现象。通过审定的品种中,仅有1个达到弱筋标准。

关键词: 春性小麦 品质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农药吸附机理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品,农业耕作时,农药不合理使用、农药抗性、环境因素等限制,使得农药有效利用率较低。农药污染会导致土壤功能紊乱,农药暴露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急性、慢性和远期危害。生物炭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因具有高度芳香性、优良吸附性及环境友好性,可用于固定/降解污染物,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污染风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环境污染物新型阻控材料——生物炭的特性及形成机制,并对农药吸附机理和实现功能化的途径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生物炭 农药 环境 改性 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豆间作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绿色防控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通过生命表研究玉米和大豆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室内测定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对玉米及大豆的产卵选择性和取食趋向性,并通过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草地贪夜蛾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大豆后草地贪夜蛾可以完成生活史,但与取食玉米相比,取食大豆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迟缓,存活率降低,成虫期缩短,繁殖力下降和产卵天数减少;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殖率均显著高于取食大豆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平均世代周期低于取食大豆的种群,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与大豆相比,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均对玉米有明显的趋性。当玉米与大豆按照2∶2比例间作时,植株上的草地贪夜蛾着卵率为65.31%,显著低于玉米单作的着卵率。当大豆包围玉米和玉米与大豆按照2∶2比例间作时,玉米的被害率分别为86.67%和85.56%,均显著低于玉米单作的被害率。表明玉米与大豆按适度比例间作可以显著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为害。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草地贪夜蛾 生命周期表 产卵 取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安徽省各县、市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共收集到水稻资源82份,并对其农艺性状、稻瘟病抗性、品质等特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资源中糯稻和有色稻资源丰富,糯稻占资源总数的56.1%,黑米和红米共占34.2%。通过鉴定筛选出具有大穗、高穗粒数、高结实率、高千粒重等优良性状资源34份、抗稻瘟病资源17份、优质资源6份;进一步通过分子标记鉴定,阐明这些优异资源中所携带的稻瘟病、垩白、香味等基因型。筛选出稻八、夹沟香稻、三粒寸、庄红贡米、庐江小红稻-1和长粒糯稻6份产量、稻瘟病抗性和品质等综合性状优异的资源,为高产、优质、抗病水稻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资源 鉴定与评价 优质 抗稻瘟病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DIR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黄瓜基因组信息和转录组测序大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黄瓜中DI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和胁迫响应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深入研究黄瓜DI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重要基础。【方法】基于已报道的DIR基因HMM模型文件,利用HMMER软件包的hmmsearch程序从黄瓜蛋白数据库中筛选出可能的DIR基因ID,并利用在线工具Pfam和SMART进行验证,最终确定黄瓜DIR家族基因。利用ExPASy、TBtools、GSDS、MEME、MEGA、MCScanX和Circos等工具分析黄瓜DIR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特征、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树和共线性。基于黄瓜在不同组织和胁迫响应下的转录组测序大数据,利用黄瓜V3版本基因组信息进行转录组分析,检索黄瓜DIR基因在不同转录组测序分析中的表达情况,利用TBtools软件绘制表达热图,分析黄瓜DIR基因在不同组织和胁迫响应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黄瓜中鉴定到23个DIR家族基因,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编码氨基酸个数在78—684,分子量8.70—73.82 kD;系统进化分析将黄瓜DIR基因家族划分为3个亚族,每个亚族中的基因结构和motif基本一致;共线性分析发现黄瓜中有12个DIR基因与拟南芥中的19个DIR基因存在27种线性关系,黄瓜中有12个DIR基因与水稻中的11个DIR基因存在19种线性关系,而黄瓜中另外8个DIR基因比较保守,既不与拟南芥中的DIR基因存在共线性,也不与水稻中的DIR基因存在共线性;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有些黄瓜DIR基因在根、茎、花、果实、叶片等所有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均较低或不表达,有些黄瓜DIR基因在所有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均较高,而有些黄瓜DIR基因只在特定组织中表达,但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表明不同的黄瓜DIR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黄瓜DIR家族基因在胁迫响应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CsaV3_4G023490在黄瓜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均发生上调表达,表明该基因在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在黄瓜中共鉴定到23个DIR家族基因,分为3个亚族,每个亚族内的基因成员保守性高,不同亚族间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结构域有所不同。黄瓜DIR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和胁迫响应下的表达模式具有差异性,协同调控了黄瓜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黄瓜 DIR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tritici及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室内抑制活性;通过种子发芽盒试验,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不同药种比包衣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菌土混合法,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小麦纹枯病的盆栽防效;同时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根腐病菌、全蚀病菌和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404、5.862、0.193和1.372 mg/L.25℃条件下,5%吡唑醚菌酯FS不同药种比对济麦22鲜重及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下,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5%吡唑醚菌酯FS苗后20 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74%以上,药种比1:50时防效达99.02%;5%吡唑醚菌酯SC按3000 mL/hm2剂量于扬花初期及盛花期各施药1次,对田间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100%、100%和75.87%.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小麦 种衣剂 纹枯病 白粉病 锈病 赤霉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