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结合态氮对满江红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坚 1 ; 陈彬 1 ; 郑斯平 1 ; 郑益平 1 ; 朱炳耀 1 ; 郑伟文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满江红;蓝细菌;满江红念珠藻;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电子显微镜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0 年 44 卷 006 期

页码: 1287-12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从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探讨结合态氮对满江红(Azolla)叶腔中以共生藻占优势的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排除外源污染并保留其内生菌的多样性, 采用茎尖组织培养并添加结合态氮等方法, 取得了表面无菌的含藻满江红(AmA)和无藻满江红(AmB).电镜观察揭示, AmB较AmA的萍体表型有某种程度的修饰.AmA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共生藻、内生菌和宿主腺毛及其分泌物组成的生物被膜和藻囊为主要特征, 而AmB的叶腔几乎中空.基于16S rRNA基因和nifH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生长于无氮培养液的AmA样品的微生物群落有相当高的多样性, 共有1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 分属4个细菌门, 并有一个以Nostoc azollae为优势的固氮微生物亚群包括草螺菌、根瘤菌和Niveispirillum等.而生长于富含结合态氮培养液的AmB样品的群落多样性明显降低,仅有8个OTU,且以Nostoc azollae为优势的上述固氮微生物亚群全部消失.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调整氮素营养, 可改变宿主植物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进而改良植物的生长发育.

  • 相关文献

[1]满江红内生菌外膜泡囊的电镜观察与超微结构分析. 黄敏敏,陈彬,ULLA Rasmussen,陈坚,罗钦,郑伟文. 2018

[2]水生植物小叶满江红内生真菌与古菌的发现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群落组成分析. 陈坚,郑伟文,郑益平,陈彬,郑斯平,朱炳耀. 2019

[3]氮肥水平对稻田细菌群落及N2O排放的影响. 宋亚娜,林艳,陈子强. 2017

[4]氮肥水平对稻田细菌群落及N_2O排放的影响. 宋亚娜,林艳,陈子强. 2017

[5]蓝细菌与福建苏铁(Cycad revoluta)的侵染性重组的研究. 陈彬,郑斯平,郑伟文. 2007

[6]DGGE法与常规培养法对稻田蓝细菌多态性分析结果比较. 宋铁英,林智敏,郑伟文,LOTTA Martensson,ULLA Rusmussen. 2005

[7]苏铁与蓝细菌的共生. 陈彬,郑斯平,郑伟文. 2007

[8]几种引物对苏铁共生蓝细菌的DNA多态性分析. 宋铁英,陈坚,包晓东,郑伟文,郑芳勤. 2001

[9]苏铁珊瑚状根及根周围土壤中蓝细菌的PCR指纹图谱. 陈彬,宋铁英,郑伟文. 2004

[10]100CX—Ⅱ透射电子显微镜故障维修. 黄进华. 2001

[11]羽毛废弃物降解过程中表观结构与蛋白构象的变化. 姚清华,林香信,宋永康,林虬,胡兵,黄敏敏. 2012

[12]从"Azolla Event"看满江红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黄毅斌,翁伯琦,唐龙飞. 2010

[13]满江红细胞质遗传和变异的初步研究. 金桂英,魏文雄,章宁,刘中柱. 1996

[14]满江红有性杂交研究及其鉴定. 郑德英,唐龙飞,章宁,陈坚. 1994

[15]无藻萍的RAPD分析及其在三膘组满江红种间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陈坚,徐国忠,郑伟文,唐龙飞. 2003

[16]不同光照条件下4种满江红(Azolla)品系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唐龙飞,钟红梅,陈坚. 1999

[17]小叶满江红内生细菌多样性的PCR-DGGE及电子显微镜分析. 郑斯平,陈彬,关雄,郑伟文. 2008

[18]无藻满江红(Anabena-free Azolla)和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重建共生体. 林沧,刘中柱,郑德英,唐龙飞,渡边岩. 1988

[19]满江红的育孢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林勇,鲁雪华,郭文杰,陆培基. 1999

[20]满江红属5种红萍耐荫性研究. 徐国忠,郑向丽,林觅真,黄银妹.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