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06条记录
海南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茶树菇在内地许多省市都有栽培的报道,但在海南尚无引种栽培报道。为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开拓农村生产致富门路,笔者在海口市进行了较系统的栽培技术探索,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杂交稻两优293在海南的引种与栽培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海南地处热带,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小,气候灾害频发,全省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且农户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省内平均水稻单产始终在295kg/667m2左右,粮食不能自给,每年均需从外省调入一定量的粮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毒番薯高产栽培技术

河北农业科学 2007

摘要:简述了脱毒番薯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明确了高产栽培技术可提高脱毒番薯产量,改善脱毒番薯品质。

关键词: 脱毒番薯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猪生长激素基因全序列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筛选一对引物,PCR扩增五指山小型猪GH基因全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序列分析及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有98个位点不同,同源性为95.026%,外显子有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外显子2有1个位点的碱基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异义取代.

关键词: 五指山猪 生长激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品种强化栽培密度试验

福建稻麦科技 2007

摘要:针对超级稻强化栽培开展品种与密度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密度间插三苗比插双、单苗增产极显著,插双苗比单苗增产极显著,在所有处理中,以P88S/0293插三苗的产量为最高。表明海南北部地区早季超级稻强化栽培适当密植对高产具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 超级稻 强化 栽培 密度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防治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

热带农业科学 2007

摘要:进行了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长豆角上美洲斑潜蝇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在大田防治美洲斑潜蝇有较好的效果,且持效期长达10d以上。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灭蝇胺 化学防治 药效试验 大田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菌和细菌防治根结线虫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根结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其防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几年植物根结线虫生防真菌和生防细菌的开发利用现状,介绍了有应用前景的菌属,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根结线虫 生防真菌 生防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香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琼香两优2号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琼香两优2号是海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新型旱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琼香-1S(原名GHS)为母本,优质常规稻品种特籼占25为父本配组育成。该组合在海南早造种植,全生育期130~135 d,产量7.5~9.8 t/hm2,适应性强,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米饭具茉莉花香,适口性好,2006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6015)。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琼香两优2号 香型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多个指标比较了3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疣粒野生稻次之;在所检测的53个位点中,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1/7和2/7,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37%和39%;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以普通野生稻杂合度最高(60%),分别是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4.6倍和6.6倍。Wright-统计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群间,当遗传一致度I等于0.53时,3个居群分别属于不同类群,因此建议将3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都纳入原生境保护点建设范围。同时,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无论居群间还是居群内遗传变异都很小,各居群个体间出现部分交叉,只有当I大于0.9时才分别聚为不同的类群,因此,在进行原生境保护时只需保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的居群即可。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SSR 遗传多样性

海南荔枝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多样性分析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7

摘要: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种质圃的荔枝品种(种质)和海南的霸王岭、尖峰岭等地采集的野生荔枝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品种(种质)的果实形状、果实大小、果皮龟裂片、果皮颜色、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荔枝 果实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