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仓储绿豆象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综合防控;防控技术;技术;示范;综合防控技术;豆象;防控;技术集成;综合;集成;仓储;绿豆象;绿豆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6

摘要:   任务来源:“仓储绿豆象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编号:CARS-09-G7)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11DFB31620)直接支持下于2011年开始资助。   立项依据:   1.1 绿豆象在食用豆类仓储期间的危害   绿豆象是危害我国食用豆仓储安全的主要害虫,一直严重困扰着我国食用豆的生产与储存,也制约着我国食用豆的出口创汇。豆象害虫初侵染发生在田间,成虫在嫩豆荚上产卵,幼虫穿过豆荚蛀入种子内部取食,并随籽粒收获带入仓内再次进行危害。豆象在储存时引起的危害可降低种子重量的30%左右,且营养丧失,籽粒品质严重下降,严重时甚至整个仓内遭受毁灭性危害,由此带来的损失巨大。   1.2 绿豆象防治现状   我国每年因豆象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占食用豆总产量的20%以上。由于缺少抗虫品种和早期预防技术措施,生产上主要采取磷化铝等化学药物熏蒸的方法进行防治,但往往因处理方法不科学而收效甚微,且大量存在农药污染和残留等问题,对豆类系列食品生产和出口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开展以绿豆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防治、化学熏蒸剂等防治方法研究与应用,建立主要食用豆仓储绿豆象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绿豆象对绿豆和蚕豆等主要食用豆仓储的危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项目方案的科学性   本项目针对食用豆仓储过程中绿豆象的严重危害现状,开展物理防治、化学熏蒸剂以及两者相结合等防治方法研究,并联合保定、张家口、唐山、太原、沈阳、南通、合肥、南阳、南宁、重庆、毕节、曲靖、大理、榆林、临夏等15个综合试验站进行大规模的示范,完善仓储绿豆象综合防控技术生产示范方案。在仓储豆象发生区域,选择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和企业,开展仓储豆象综合防控技术生产示范,并在产区进行防控技术普及,最终实现仓储豆象的有效防控,达到食用豆安全生产的目的。   本项目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技术的示范、辐射面积广,社会和经济效益大。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创新性较强、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食用豆储藏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开展害虫综合防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仓储绿豆象综合防治技术合理运用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其它有效手段控制食用豆绿豆象害虫,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集成仓储绿豆象综合防控技术1套,并在全国仓储绿豆象危害区域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普及率达85%以上,农户综合应用防治效率达90%,累计推广规模94.037万吨,减少损失8.419万吨,增加经济效益44778.8万元,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筛选高效、低毒大蒜精油1种;完成了磷化氢熏蒸剂在绿豆中残留量测定方法1套,并制定了其操作规程;制定绿豆象防控地方标准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撰写编著2本,发表文章9篇,申请专利3项,其中授权1项。   率先制定了高低温防控仓储绿豆象的起始温度,并量化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处理时间;研制了对绿豆象具有较好熏蒸效果的大蒜精油制剂产品;开展了辐照对仓储绿豆象的防治研究,并确定了最佳辐照剂量;限定了磷化铝熏蒸仓储绿豆象的剂量,并规范了操作规程。   通过在全国食用豆产区为主要实施地点的示范推广应用,形成了包括低温防控、磷化铝熏蒸、大蒜精油熏蒸和抽真空法等成熟的防控技术,并制定出相关操作方法,各产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形成了适合当地应用的仓储豆象综合防控技术。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示范,全国仓储绿豆象危害区域均可应用和推广,重点在我国辽宁、河北、河南、重庆、云南的曲靖、广西、安徽、湖北等绿豆生产区域进行应用。应用的综合防治方法简洁、环保、操作性强。本项目在种植食用豆的地方即可推广应用,通过这4年在全国食用豆产区为主要实施地点的示范推广应用,形成了包括低温防控、磷化铝熏蒸、大蒜精油熏蒸和抽真空法等防控技术,并制定出相关操作方法,各产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形成了适合当地应用的仓储豆象综合防控技术。   在生产示范中,设备低温未达到低温防控法要求的温度以及用户的认知还不够,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培训科技人员和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另外食用豆仓储豆象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区还需有企业的积极参与。

  • 相关文献

[1]重庆地区稻田杂草安全高效防控技术与建议.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甘兴友,文明,张现伟. 2012

[2]茶树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 林强,郭萧,彭萍,王晓庆,盛忠雷. 2013

[3]土地规划多源异构数据结构特点与集成方案浅析. 黄九松,刘燕,王骞,梁启学,汪鹏,陈述文. 2013

[4]甘蓝黑腐病研究进展. 胡燕,周娜,郑阳,陆景伟,陶伟林. 2019

[5]重庆市渝北区农业面源污染河长制综合防控对策. 任争,潘建华,曾令玲,晏雪梅,龚真富,王骞. 2018

[6]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及其在潼南县的示范推广. 张丕辉,石有明,刘乾毅,米洪全,向秀清,余国东. 2007

[7]重庆中高海拔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杨小艳,吴红,谢树章. 2019

[8]不同品种绿豆的品质及饮料加工特性研究. 林伟静,曾志红,钟葵,王燕,路威,周素梅. 2012

[9]绿豆的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概况. 曾志红,王强,林伟静,周素梅. 2011

[10]绿豆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研究. 钟葵,佟立涛,刘丽娅,曾志红,周素梅. 2013

[11]绿豆蛋白营养及功能特性分析. 曾志红,王强,林伟静,王燕,周素梅. 2012

[12]重庆绿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英文). 杜成章,张继君,曾宪琪,黄世龙,张晓春. 2012

[13]绿豆抗枯萎病试验研究. 刘方正,杜成章,胡斯刚,王萍,张继君,张晓春,陈红,王强,龙珏臣. 2019

[14]4LZ-2.4S型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邓兴旭,张涛,唐兴隆,庞有伦,叶芙蓉,林通,罗书强. 2022

[15]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控. 高元媛,庞泽兴,周心智. 2017

[16]蚕豆马铃薯间作种植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控效果. 杜成章,陈红,李艳花,曾宪琪,王萍,张继君,孟繁霞. 2013

[17]油菜与蚕豆间作模式对油菜菌核病危害及产量的影响. 黄华磊,李艳花,肖长明,刘涛,石有明,周燕. 2018

[18]关于构建重庆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议. 石庆富,姚雄. 2020

[19]浅谈中蜂主要病敌害绿色生态防控. 陈强,刘羽,易红华,蔡志荣. 2021

[20]针形绿名茶连续清洁化加工技术要点. 袁林颖,钟应富,罗红玉,杨娟,张莹,邬秀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