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饲料大麦产量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梅洁 1 ; 陈佳 2 ; 杨金华 3 ; 杜娟 2 ; 普晓英 2 ; 杨晓梦 2 ; 李霞 2 ; 杨加珍 2 ; 曾亚文 2 ; 杨涛 2 ; 李玉萍 4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4.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饲料大麦;产量;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1 年 34 卷 008 期

页码: 1583-15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大麦不同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差异,为饲料大麦在不同地区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方法.[方法]对不同海拔饲料大麦产量性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不同品种产量性状的平均值及差异显著性水平;以及不同地区产量性状的平均值,并进行多重比较;估算其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及遗传环境互作方差,比较遗传及环境对饲料大麦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每个大麦品种中的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明显差异;玉溪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有效穗的增加,昆明和玉溪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实粒数的增加,保山和大理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玉溪和临沧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实粒数主要受遗传控制,其次受基因与环境互作影响较大,环境影响最小.有效穗、千粒重、产量等产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基因与环境互作变异要大于遗传的影响.[结论]产量性状受遗传影响,产量遗传育种仍是提高饲料大麦产量的关键,根据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选择产量高的饲料大麦品种进行推广,是提高不同生态区饲料大麦产量的关键.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