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轮耕模式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农田土壤改良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淑婷 1 ; 赵亚丽 2 ; 王育红 2 ; 刘卫玲 2 ; 孟战赢 2 ; 穆心愿 2 ; 程思贤 2 ; 李潮海 3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三相比R值;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储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2150-2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黄淮海地区长期采用单一土壤旋耕作业存在的弊端,研究由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还田旋耕和秸秆还田深耕组成的不同轮耕模式对黄淮海两熟区农田的土壤改良效应。【方法】连续6年定位实施5种轮耕模式:连年旋耕(CRT,CK)、连年深松(CST)、连年深耕(CDT)、深耕/旋耕(DT/RT)和深耕/旋耕/旋耕(DT/RT/RT),研究各轮耕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三相比R值、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和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轮耕模式、耕层深度、年份对土壤三相比R值、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和酶活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与连年旋耕相比,连年深松模式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积累,而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有利于增加1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促进土壤营养均匀分布。随着轮耕年限的增加,0—40 cm土层的R值呈整体降低趋势,而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呈整体增加趋势,其中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表现更为明显。与试验开展前相比,秸秆全量还田下的连年旋耕、连年深松、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在0—40 cm土层的R值分别降低20.8%、33.1%、29.5%、29.7%和30.7%,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6.4%、14.5%、16.0%、20.6%和23.8%,全氮储量分别增加3.1%、11.1%、11.6%、13.3%和15.7%。轮耕模式对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影响,与连年旋耕相比,连年深松、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提高20.7%、19.3%、13.7%和9.2%,夏玉米季分别提高19.1%、18.1%、15.2%和10.4%。但与连年深耕相比,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显著降低5.9%和9.6%,夏玉米季分别降低3.3%和7.3%。其中,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比深耕/旋耕降低4.1%,夏玉米季降低4.3%。轮耕模式、年份及其交互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影响。对5种轮耕模式6年的作物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以深耕/旋耕模式最高,但与深耕/旋耕/旋耕模式的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均不显著。深耕/旋耕/旋耕、深耕/旋耕、连年深耕和连年深松的周年产量比连年旋耕分别增加18.9%、21.4%、12.9%和15.7%,其经济效益比连年旋耕分别增加31.9%、36.2%、20.3%和25.4%。【结论】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能够改善耕层结构,增加土壤耕层碳氮储量和根区酶活性,且显著降低农田碳排放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适宜的轮耕模式,其次是深耕/旋耕轮耕模式。

  • 相关文献

[1]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氮磷储量特征. 李义玲,李太魁,顾令爽,杨小林. 2018

[2]保水剂与N肥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C、全N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管秀娟,何方. 2009

[3]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有机碳质量的影响. 高翔,沈阿林,寇长林,马政华,王文亮,郭战玲. 2012

[4]RothC模型模拟华北潮土区的土壤有机碳动态. 王金州,卢昌艾,张金涛,单鹤翔,张文菊,黄绍敏,徐明岗. 2010

[5]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6]长期免耕对不同土层土壤结构与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潘晓莹,何方. 2017

[7]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侯晓娜,李慧,朱刘兵,韩燕来,唐政,李忠芳,谭金芳,张水清. 2015

[8]免耕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 2020

[9]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蒜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喜枝,姚丽娟,王艳丽,武社梅,李本银,王立河,田春丽,贾云超. 2016

[10]秸秆还田配施肥料及腐熟剂对土壤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国阳,燕照玲,李仟,卫丽,关小康,王同朝. 2016

[11]平菇栽培废料等有机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申进文,沈阿林,张玉亭,霍云凤. 2007

[12]动植物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王满,卫宣志,郭芳阳,李建华,张军召,张东峰. 2017

[13]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根区土壤微生态·烟叶质量的影响. 刘巧真,郭芳阳,吴照辉,桂炎伟,胡宏民,陈启龙. 2011

[14]不同水肥管理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逯昀,刘毓侠. 2017

[15]棉花与不同作物同穴互作育苗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李伶俐,黄耿华,李彦鹏,杨铁钢. 2012

[16]不同基因型烤烟根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 刘巧真,郭芳阳,吴照辉,李芳芳,梁涛,曹华民. 2013

[17]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孟庆阳,王永华,靳海洋,晁岳恩,段剑钊,郭天财. 2016

[18]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的生理生态效应. 李伶俐,郭红霞,黄耿华,李彦鹏,杨铁钢. 2013

[19]土壤熏蒸剂及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米国全,王裔娜,史艳艳,韩娅楠,卢甜甜,李欣. 2018

[20]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不同时期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鑫,周卫,艾超,黄绍敏,梁国庆.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