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777条记录
杂交稻“汕优63”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1996

摘要:杂交稻“汕优63”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分析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650223)宾川县农业局宋令荣,程在全,周能,杨学芬,郑学玉,解明州杂交稻“汕优63”是我省低热地区栽培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的品种。为此,我们进行了“汕优63”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分析研究,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种催青及收蚁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与应对措施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摘要: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业效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措施。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现状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提出了7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重要性 应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执行操作规范 保证蚕种质量——云南蚕种质量检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雄蚕一代杂交种的饲养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07

摘要:雄蚕相对于雌蚕,具有强健好养,叶丝转化率高,雄蚕茧丝纤度细偏差小,易缫制高品位生丝等优点。专养雄蚕对提高中国蚕丝的产量、质量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中国丝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中国比较成熟的雄蚕技术是利用平衡致死系来达到专养雄蚕的目的。因此,雄蚕一代杂交种的饲养技术与现行杂交种的饲养既有相似的地方,但同时又有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为了让养蚕工作者能够较好地掌握利用雄蚕的饲养技术,充分发挥雄蚕的优良经济性状,经过几年的饲养探索,现将雄蚕一代杂交种的饲养技术作详细阐述,供养蚕工作者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龟板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交错区光壳稻品种亲和性鉴定与低温不育性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0

摘要:对籼粳测验种与光壳稻、02428和Dular配制的122个组合F1及其亲本在云南籼粳交错区宜良县进行亲和性鉴定分析表明,云南光壳稻资源中蕴藏着耐冷性强于02428、Dular的广亲和基因源.籼稻测验种与光壳稻单交F1育性易受低温影响,巴利拉与光壳稻单交F1易产生低温敏感不育现象.Dular与光壳稻、籼粳测验种间抽穗期的遗传差异较大及对低温敏感是造成杂交后代结实率低的直接原因.用亲和指数将籼粳测验种与光壳稻、02428、Dular单交F1组合划分为低温不育型、低温敏感型、亲和型和耐冷亲和型四大类型;并将亲本品种分为四大类型即:Dular属于低温不育型,明子谷、大白糯、毫梅和毫秕属于低温敏感型,02428、矮嘎、扎那嘎、镰刀谷属于亲和型品种,花二早、花二早l属于耐冷亲和型品种.

关键词: 水稻 亲和性 光壳稻 低温不育性 籼粳交错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原蚕区微病预防,繁育优质蚕种

蚕桑茶叶通讯 2012

摘要: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寄生家蚕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传染性蚕病,微孢子可被食下感染并能经卵、胚种传染子代,被国家列为重要的蚕种检疫对象。对于许多种场来说,原蚕区制种为蚕种场带来了较大的利润,在许多蚕种场的蚕种生产量中占据60%~70%的比例,个别种场甚至占100%。因此原蚕区微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关键词: 微粒子病 蚕种质量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粳稻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CSCD

摘要:为探索高原粳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03和2004年中北部高原粳稻区多点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北部粳稻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全生育期、结实率、穗总粒数,为云南中北部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和优质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表3,参10。

关键词: 高原粳稻 经济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