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35条记录
一月龄吮乳羔羊肠道菌群组成及其预测物质代谢功能的动态变化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羔羊出生至断奶时期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剧烈,但其肠道菌群组成的发育规律尚不清晰。本试验旨在研究一月龄湖羊羔羊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规律。随机选择出生后新生期(3日龄,d03)、哺乳期(10日龄,d10)、补饲期(15日龄,d15)和断奶前期(30日龄,d30)的无抗生素用药史的健康吮乳羔羊各10只,另选择在第43~45日龄之间一次性断奶的断奶后期(60日龄,d60)健康羔羊10只作为对照,采集直肠粪便样品进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对一月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潜在功能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羔羊肠道菌群各分类水平OTU数量在一月龄内呈上升趋势,但极显著低于断奶后(P<0.01)。一月龄内羔羊肠道菌群α多样性呈先降后升特点,也显著低于断奶后(P<0.05)。3日龄和10日龄羔羊肠道菌群β多样性分别极显著独立分布,15日龄和30日龄极显著聚为一类(P<0.01),60日龄羔羊极显著独立分布(P<0.01)。一月龄内羔羊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螺旋体门、黏胶球形菌门、迷踪菌门、5-7N15属、CF231属、瘤胃球菌属、密螺旋体属和丁酸弧菌属丰度随日龄呈上升趋势,而厚壁菌门、拟杆菌属、乳酸菌属和韦荣球菌属随日龄呈下降趋势。3~15日龄羔羊肠道菌群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显著高于断奶后(P<0.05),而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显著低于断奶后(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一月龄羔羊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和物质代谢功能呈显著动态变化,断奶后羔羊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升高。15~30日龄左右羔羊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其预测的功能呈现“分水岭”样变化,该变化与引入补饲固体饲料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湖羊 一月龄吮乳羔羊 肠道菌群 组成结构 功能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绒毛用羊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羊毛羊绒产量、进出口量、毛绒价格、养殖成本及国内外绒毛用羊产业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对2022年我国绒毛用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绒毛用羊 毛绒产量 毛绒价格 技术 趋势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起放牧羊群布鲁氏菌病的分析检测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一起放牧羊群布鲁氏菌病(布病)分析检测方法适用性,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BT、GICA、SAT、MAT、FPA、iELISA、cELISA和PCR等方法检测90份来自流产羊群的血清样品,并从诊断方法的适用性特点、现场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0份羊血清样品中,RBT、GICA、SAT、MAT、FPA、iELISA、cELIS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8/90)、12.22%(11/90)、17.78%(16/90)、14.44%(13/90)、21.11%(19/90)、25.56%(23/90)、24.44%(22/90),PCR检测出14份阳性。【结论】初筛可选用RBT、GICA、FPA或iELISA等方法,确诊选用SAT、MAT或cELISA等方法。放牧羊群布病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成年羊42%>断奶羔羊2.5%);雌性羊布病阳性率高于雄性(雌性29.68%>雄性11.54%),有流产史的羊群患布病的风险更高,成年雌性羊更易感染布鲁氏菌。检出阳性羊进行无害化处理,羊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使用布病M5-90弱毒疫苗对阴性羊进行免疫,免疫2个月后允许交易和屠宰。

关键词: 放牧羊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 PCR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万寿菊粕对绵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万寿菊粕对绵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8.30±3.95)kg的杜泊羊×湖羊杂交F1代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每组小群饲养.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5%、15%、25%和35%万寿菊粕(干物质基础)的等能等氮全混合颗粒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试验结束后分析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15%组与25%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5%组(P<0.01),5%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35%组外,万寿菊粕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组料重比(F/G)最低,且与5%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2)瘤胃发酵参数中,25%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35%组(P<0.05),35%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血清生化指标方面,5%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25%组(P<0.05);15%组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高于25%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组总蛋白(TP)含量极显著高于5%组(P<0.01);25%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组(P<0.05),35%组显著高于5%组(P<0.05);35%组球蛋白(GLOB)含量极显著高于5%组(P<0.01);35%组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15%组(P<0.05);35%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5%组(P<0.05);35%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组(P<0.05);35%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显著高于5%组(P<0.05);35%组总胆固醇(T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组(P<0.01).在本试验中,饲粮添加5%~25%的万寿菊粕能够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影响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万寿菊粕添加量为15%时效果最好,而添加35%的万寿菊粕不利于绵羊生长性能的发挥.

关键词: 万寿菊粕 绵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和山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用性能表型特征直接决定了羊肉的产量和品质,肉用相关性状鉴定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挖掘优异肉羊种质资源,培育优良肉羊品种,促进肉羊遗传改良.目前,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多以人工测量方式为主,存在耗时、费力、低通量等不足.随着机器视觉、光谱成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进步,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已向非接触式自动测量模式转变,逐渐实现了表型高通量精准鉴定.同时,数据信息量大、图像算法处理复杂等问题成为智能表型鉴定方法的重要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内容以及表型鉴定方法现状,以期为合理选用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绵羊和山羊 肉用性能 表型鉴定 测量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miRNA在牛背最长肌中表达及其与肉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miRNA表达水平与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背最长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背最长肌组织中的miR-320a、miR-152、miR-143、miR-451、miR-125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miR-320a、miR-152、miR-143、miR-45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哈萨克牛,miR-125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哈萨克牛。相关性分析显示:miR-320a、miR-152、miR-143、miR-451、miR-125a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miR-320a、miR-152与肉豆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miR-143与肉豆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miR-152、miR-125a与棕榈烯酸呈显著负相关,miR-143与亚油酸呈显著负相关;miR-320a、miR-152、miR-143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miR-320a、miR-143与黄度值、pH呈显著正相关;miR-320a与红度值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miR-320a、miR-152、miR-143、miR-125a表达量增加促进肌肉组织脂肪沉积,其中miR-152、miR-143、miR-125a通过改变脂肪酸组成从而增加脂肪含量;miR-320a、miR-152、miR-143表达量增加会显著降低背最长肌失水率,有助于提高肉出品率;miR-320a、miR-143表达量增加可使肉色变深,是影响肉色泽的重要遗传因素。

关键词: 背最长肌 脂肪含量 miRNA 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和田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测定了326只(公羊60只,母羊260只)2周岁健康且无病和田羊的体重(Y)以及体高(X1)、胸围(X2)、胸深(X3)、胸宽(X4)、管围(X5)6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羊公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是胸围、体高、胸深,且胸围、体高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和体重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影响和田羊母羊体重的体尺指标是胸围、管围、胸深,且胸围、管围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田羊公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397X1+1.096X2–0.69X3–117.06(P<0.01,R~2=0.757);母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098X2–0.573X3+4.555X5–64.006(P<0.01,R~2=0.678)。本分析结果适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和田羊公羊和母羊体重的估算,能够为今后的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和田羊 体重 体尺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敏荧光层析法在骆驼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骆驼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探索高敏荧光层析法在骆驼布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采集骆驼血清2 000份,骆驼乳307份。应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骆驼布病血清学调查。提取骆驼乳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PCR)和AMOS-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型。同时应用高敏荧光层析法对200份骆驼血清和100份骆驼乳样进行布病符合率检测。结果 新疆5个地区骆驼血清SAT确诊阳性31份,布病血清学阳性率为1.55%(31/2 000)。307份骆驼乳经Realtime-PCR检测,5份骆驼乳出现扩增曲线且Ct值在29.65~33.68,骆驼乳布鲁氏菌核酸阳性率为1.63%(5/307)。其中2份骆驼乳提取基因组DNA经AMOS-PCR扩增获得498 bp目的条带,测序并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与牛种生物I型布鲁氏菌序列同源性在99.8%~100%。高敏荧光层析法检出骆驼布病阳性血清33份,阴性血清167份,该方法敏感性为96.77%,特异性为98.22%,与SAT检测方法总体符合率为98%,两种方法的Kappa值为0.925。高敏荧光层析法对100份骆驼乳检出布病抗体阳性乳7份,阴性乳93份,该方法与病原学检测方法(Realtime-PCR)总体符合率为98%。结论 布鲁氏菌高敏荧光层析法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且与布病常规检测方法符合率较好,可用于骆驼布病现场快速检测。骆驼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提示应加强骆驼布病防控,同时加强骆驼乳的食品安全监管。

关键词: 布鲁氏菌 骆驼 高敏荧光 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特性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免疫学方法对2株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细胞株进行免疫特性分析。研究制备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1G11、1C1,亲和层析纯化并检测纯度,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所获抗体的抗体效价、特异性以及抗体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单克隆抗体1G11、1C1在分子质量约55 ku及24 ku可见清晰的重、轻链条带;ELISA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1G11、1C1与多房棘球蚴能特异性结合,与细粒棘球蚴抗原、细颈囊尾蚴抗原、多头蚴抗原不反应且无交叉反应;经免疫组化鉴定2株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均能与多房棘球蚴特异性结合。结果表明,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特性,为后期包虫病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单克隆抗体 免疫特性 免疫组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南疆安格斯牛繁育场犊牛呼吸道病毒病病原调查

中国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呼吸道疾病综合症(BRDC)是世界养牛业的常见传染病。新疆引进安格斯肉牛养殖的历史较短,南疆地区养殖安格斯肉牛尚属新鲜事物,对于BRDC的流行情况规律与特点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解南疆规模化肉牛场犊牛BRDC的流行现状及主要病毒病感染情况,为南疆地区更好地开展BRDC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本试验对引起BRDC的5种常见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腺病毒3型(BAV-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及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进行检测,并对4个安格斯肉牛繁育场犊牛发病率、感染率、混合感染率、各场感染率及不同时间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犊牛BRDC主要发病于春夏两季,春季发病率显著升高,夏季达到峰值。样品检测IBRV、BAV-3、BVDV及BPIV-3阳性率分别为:22.0%(50/227),14.9%(34/227),5.2%(12/227),4.4%(10/227),未检测出BRSV;二重感染中以IBRV+BVDV为主,感染率为4.7%(8/170);三重感染为IBRV+BVDV+BAV-3混合感染,感染率为2.3%(4/170),未检测到四重感染,检测结果显示A、B、C场在冬、春和夏季采集检测的样品除BRSV外,其余各病毒均有检出,以IBRV感染率最高,D场仅检出IBRV;混合感染以春、夏两季样品检出为主,且犊牛BRDC主要发病于春、夏两季,亦证明该地区牛场病毒的感染及传播是发生BRDC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季样品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检出率大幅降低,且犊牛BRDC发病率大幅减低,因与秋季犊牛群体免疫接种有关。上述4个场区犊牛呼吸道病毒病以IBRV感染为主,并伴有与BVDV、BAV-3等病毒混合感染,主要在春、夏两季发病率升高。因此,应建立定期病原检测、病毒疫苗免疫、剔除持续性感染牛和加强场区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综合防控。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南疆地区 病毒检测 混合感染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