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产、耐荫大豆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培育;技术;品种;技术研究;大豆新品种;大豆;培育;配套技术;耐荫;研究与应用;研究;新品种;品种培育;高产;配套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6

摘要: 1、任务来源:针对贵州省高产大豆品种缺乏及大豆与玉米间作种植对耐荫大豆品种的迫切需要,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CARS-004-CES28]、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Y字[2010]3011号)及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黔农科院专项(2009007)号]资助下开展研发。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1)应用领域:农业-种植业-大豆生产及大豆育种。 (2)技术原理: ①应用作物遗传学的理论与原理;进行耐荫种质资源与高产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进行杂交创新材料。 ②应用作物育种的原理、理论与方法,对大豆杂交后代材料进行选育与鉴定。 ③应用作物栽培理论、原理及方法,对选育品种进行系统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3、完成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①培育出稳定高产、强耐荫[与玉米2:2间作大豆单株产量8克以上且比黔豆6号增产5%以上,田间成熟株率80%,倒伏程度小于3级等]及其它优良性状的大豆新品系8个,提交国家或贵州省区试, 5个品种平均亩产均达180公斤以上且比对照增产5%以上,其中,黔豆7号比滇豆86-5增产21.90%,黔豆10号比滇豆7号增产12.3%。 ②完成审定品种5个,其中,国审2个:黔豆7号(国审豆2011017),黔豆10号(国审豆2015010);贵州审定4个:黔豆7号(黔审豆2011002),黔豆8号(黔审豆2011003),黔豆9号(2016年,公示期),黔豆11号(2016年,公示期)。 ③创新大豆耐荫性能鉴定方法1个:”玉米‖大豆间作实验的大豆耐荫性能鉴定评判方法“。 ④制定2个贵州省地方技术标准:《玉米‖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与《粮菜兼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集成2套优化技术模式:”大豆与新植经果林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与 “高产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种植技术规程”。 ⑤获得植株新品种权证1个:黔豆7号,证号CNA20120385.7。 ⑥完成相关研究论文16篇,其中2013年以前刊发的6篇。 ⑦技术成果的示范面积18400亩,其中净种1600亩,亩产209.06公斤;与玉米间种14000亩,亩产112.87公斤,与果林套种2800亩,亩产99.52公斤。 ⑧技术成果的应用面积129.55万亩,生产大豆总量19116.76万公斤,平均亩产147.56公斤,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26.93%,增收大豆4055.37万公斤,增收产值达到24859.2万元。 ⑨技术培训8165人(次),其中农技人员1265名(次),示范户6900名(次)。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成果在耐荫性育种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高产育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研制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综合技术在国内相同地区及研究领域达到领先水平。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挖掘利用贵州特有的耐荫大豆种质资源材料,与高产大豆材料杂交转育利用,创新育成聚合高产性能和耐荫性能为一体的新品种5个,其中以产量第一位通过国审品种2个,贵州审定4个,选育品种在高产育种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能,适宜与玉米间作种植。 (2)针对大豆与玉米间作种植等生产特性,设置系统栽培试验研究,获取大豆‖玉米间作田间配置、适宜播期、施肥措施及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技术参数,制定配套技术规程4个,有机融合大豆育种与栽培、生理,最小限度控制(或降低)限制大豆生长的遗传因素、内在生理与外界环境因素,充分发挥大豆最大生长潜能,提供生产应用,填补贵州省大豆生产技术缺失的空白。 6、成果的作用意义 (1)经济效益:在2010~2015年为农户增收产值24859.2万元以上。 (2)社会效益:技术成果在“十二五”期间应用占我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0%左右,为我省农业生产做出较为突出的贡献,有效助推了我省大豆产业的发展,彰显了我省大豆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十三五” “减玉米、增豆类”提供了技术保证。完成一批高产、耐荫及其它优异性状材料的创制,为选育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完成一批大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 (3)生态效益:大豆具有根瘤菌固氮,可以保持和改良好土壤结构,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 7、 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1)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 ①育种利用:成果选育的系列品种可作为高产、耐荫骨干亲本利用,与其它优异性状组配创新材料,选育出高产、多抗(抗病、抗虫、耐旱、耐荫等)、优质、广适大豆品种。 ②生产应用:成果所含的品种及配套技术适宜在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大豆产区作不同种植模式(净种、与玉米间种、与经果林套种等方式)的生产推广应用。但在非大豆产区需谨慎。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①所选品种的抗旱、抗虫、抗病、品质等及各种特性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并针对不足特性进行育种改良或栽培改进。 ②所选育品种的品质结构尚未全面分析测定,产品的深加工还需要研制。 ③品种耐荫性的生理、生化机理还需深化研究。

  • 相关文献

[1]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黔豆12的培育. 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谭春燕,李振动,陈东亮,娄利娇. 2019

[2]优质牧草“黔金荞麦1号”种草养畜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邓蓉,向清华,龙忠富,张洁,张定红. 2016

[3]山地环境下大豆耐荫种质资源的筛选. 谭春燕,杨文钰,陈佳琴,杨春杰,朱星陶,王凯. 2021

[4]优质丰产稳产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9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高翔,陈泽辉,高捷,祝云芳,陈华璋,王天宇,赵晓燕. 2004

[5]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赵晓燕,陈华璋,王天宇. 2004

[6]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黔单2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陈华璋,祝云芳,高翔,陈泽辉,王竹,王天宇. 2008

[7]6个桃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 金方伦,黎明,韩成敏,张发维,敖学熙. 2016

[8]发挥省校合作优势 建设西部茶叶大省. 梁月荣,罗显扬. 2009

[9]高产耐阴大豆新品种黔豆10号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谭春燕,龚丽娜. 2016

[10]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黔豆9号的选育.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黄建斌,杨春杰,张启东. 2018

[11]高产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品种黔豆11号的选育. 陈佳琴,杨春杰,谭春燕,李振动,陈东亮,朱星陶. 2018

[12]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黔豆14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谭春燕,龚锡震,娄利娇,徐熙. 2021

[13]喀斯特山区蓖麻配套栽培技术. 田大清,张正学,彭杨,雷朝云,龚德勇,王晓敏. 2014

[14]油研10号在江苏的综合性状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田世刚,李炳生,张银龙,李婷婷. 2006

[15]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 雷石富. 2010

[16]油菜高产栽培理论与构想. 李超,肖华贵,饶勇,杨斌,李加纳. 2007

[17]辣椒新品种'黔辣16号'. 严希,何磊,赖卫,刘崇政,杨红,姜虹. 2023

[18]香根草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研究与应用. 王文华,熊元,孙锐锋,秦柱,李定友,胡海. 2008

[19]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 2003

[20]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杨春杰,谭春燕.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