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马铃薯病毒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技术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永志

作者: 王永志 1 ; 王忠伟 1 ; 张胜利 2 ; 苏颖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2.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00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检测;血清学;核酸检测

会议名称: 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211-213

摘要: 马铃薯病毒检测在马铃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重要环节.文中简要概述了中国马铃薯病毒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按检测原理的不同,马铃薯病毒的主要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和指示植物接种鉴定。近年来,中国学者对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对中国马铃薯病毒的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整理和概述。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检测对象是病毒的蛋白质,抗体制备所用的抗原主要是病毒粒子和重组表达蛋白。病毒粒子纯化是经典的病毒抗原制备方法,纯化的病毒免疫原性好、抗体效价高,适合作为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抗原;病毒纯化往往依赖于超速离心机等昂贵设备,限制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且用纯化不彻底的病毒制备的免疫血清会有交叉反应,产生假阳性结果。核酸检测对象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技术包括RT-PCR,Real-time PCR、往复电泳、核酸斑点杂交、基因芯片等,主要依赖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杂交技术。对于类病毒,核酸检测是唯一途径。血清学检测技术和核酸检测技术相对独认,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同时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并实现高通量检测。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换代,也将推动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成熟和健康发展。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甘薯种植效益分析. 凤桐,刘峰,王凤. 2013

[2]马铃薯品种克新13认定报告. 王凤,刘峰,王忠伟,王洋,张海,张海燕,姜亚杰. 2017

[3]马铃薯与大白菜复种的经济收入分析. 王靖秋. 2011

[4]部分脱毒马铃薯品种在吉林省的产量表现及抗病性评价. 刘峰,高华援,石晓华. 2006

[5]马铃薯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 赵颖君,祁新,李鹏志,赵劲松,邬信康. 2000

[6]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丽,孙秀俊,王忠伟. 2011

[7]稀土微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高德武,张海,王洋,刘峰. 2014

[8]沼肥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赵新颖,黄枭,高星爱,解娇,祝延立. 2012

[9]不同播种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高华援,王凤,尚微微,高淑范,白侠. 2009

[10]马铃薯新品种——‘吉薯1号’. 王忠伟,刘峰,王凤,王洋,张海. 2014

[11]马铃薯春季高产栽培技术. 李金荣,吴畏. 2006

[12]马铃薯贮藏减损潜力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王希卓,白丽,张孝义,舒坤良. 2016

[13]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现状及对策. 王青蓝,毕宏波,蔡红岩,罗洋. 2008

[14]马铃薯品种吉薯1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管洪波,刘峰,王凤,王忠伟,王喜山,鄂成林,张海燕. 2015

[15]吉林省马铃薯田杂草化学防除关键技术. 高华援,刘峰,石晓华,王洋,王喜山. 2007

[16]保罗微生物酵素菌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刘峰,王凤,王超,尹树国,李力辉,王中伟. 2011

[17]马铃薯食品的开发现状与发展. 王勇,肖艳华,赵佰利,高阳. 2005

[18]影响马铃薯淀粉产量的因素研究. 梁烜赫,高华援,刘峰,石晓华,王凤. 2008

[19]吉薯1号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试验研究. 王凤,刘峰,李闯,王忠伟,王殿发,王洋,张海. 2015

[20]吉林省马铃薯、冬小麦栽培技术体系商榷. 刘峰,王风,王洋,仲义,陈树良,王中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