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北京典型园林绿化树种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动态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少宁 1 ; 王君怡 1 ; 王倩 1 ; 赵娜 1 ; 徐晓天 1 ; 鲁绍伟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燕山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北京;绿化树种;有益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结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

期刊名称: 西部林业科学

ISSN: 1672-8246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9-26,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研究植物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里含有保健和净化空气功能的特定成分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从而为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搭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我国北京市常用8种绿化植物白皮松、油松、侧柏、桧柏、栾树、国槐、垂柳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顶空法和GC-MS方法对不同种类的植物释放的有机物(BVOCs)成分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显示:(1)针叶树种释放的有益BVOCs中烯烃类化合物含量约占总释放量的67.4%~81.3%,酯类、醛类、酮类、醇类以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共占比18.7%~32.6%;阔叶树种释放的有益BVOCs中烯烃类化合物占总释放量的61.4%~72.3%,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共占约27.7%~38.6%。(2)侧柏在春季释放较多的烯烃类(15.1%)、酯类(9.01%)和醇类(18.3%)化合物,在夏季释放较多的酯类(10.01%)、醛类(12.5%)和醇类(10.2%)化合物,在秋季释放较多的醇类(10.1%)化合物。垂柳无论春夏秋哪个季节都是释放烯烃类化合物最多,春季55.1%、夏季54.3%、秋季58.2%。(3)垂柳释放的烯烃类化合物在1000达到最大值(41.3%),醇类化合物在1400达到最大值(25.3%);侧柏释放的烯烃类化合物一直增大,在1800达到最大值(78.2%),醛类化合物在1200达到最大值(22.4%),醇类化合物在1000达到最大值(20.0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在生长季所释放的有益BVOCs组成与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侧柏和垂柳在不同季节释放的化合物种类存在显著差异;侧柏和垂柳释放的有机物存在不同的日动态变化特点。

  •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4种典型针叶树种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研究. 李少宁,陶雪莹,刘晨晨,赵娜,徐晓天,鲁绍伟. 2022

[2]北京地区典型绿化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赵娜,李少宁,徐晓天,王伟娜,鲁绍伟. 2021

[3]北京城市森林不同天气状况下PM_(2.5)浓度变化. 陈波,鲁绍伟,李少宁. 2016

[4]北京部分树种吸滞重金属Cr、Pb生态转化率研究. 赵云阁,徐萍,鲁绍伟,谷建才,陈波,李少宁. 2017

[5]天津主要绿化树种叶片吸滞重金属及硫的能力分析. 陈波,鲁少波,鲁绍伟,李少宁,田少强. 2015

[6]北京常见绿化树种叶表面形态与PM_(2.5)吸滞能力关系. 李少宁,刘斌,鲁笑颖,鲁绍伟,陈军丽. 2016

[7]夏季绿化树种滞留PM_(2.5)与叶片微形态特征研究. 赵云阁,鲁笑颖,刘斌,鲁绍伟,陈波. 2016

[8]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叶片秋季滞纳不同粒径颗粒物能力. 赵云阁,鲁笑颖,鲁绍伟,谷建才,陈波. 2017

[9]天津典型绿化树种提供空气负离子研究. 李少宁,刘斌,石媛,鲁绍伟. 2016

[10]北京秋季不同树种吸附PM_(2.5)研究. 赵云阁,鲁绍伟,李利学,谷建才,陈波,李少宁. 2016

[11]北京主要绿化树种叶表面微形态与PM2.5吸滞能力. 李少宁,鲁绍伟,刘斌,鲁笑颖,陈军丽,李辉. 2017

[12]北京不同树种吸滞PM2.5特征研究. 赵云阁,谷建才,刘海龙,鲁绍伟,赵东波,陈波,陈鹏飞,李少宁. 2017

[13]天津市常见针叶树吸滞重金属及硫能力分析. 李少宁,鲁绍伟,丁杰,鲁少波,陈波,石媛. 2018

[14]北京4种绿化树种树干液流特性对比分析. 李少宁,鲁绍伟,赵云阁,陶雪莹,赵娜,徐晓天. 2020

[15]北京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 鲁绍伟,高琛,杨新兵,李少宁,陈波,孔令伟,任翠梅. 2014

[16]北京市部分树种吸滞重金属的生态转化率. 李少宁,赵云阁,丁杰,谷建才,陈波,鲁绍伟. 2017

[17]农业在首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文化,王爱玲. 2005

[18]加快北京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刻不容缓——北京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评价及分析. 文化,张争艳,钱友山. 2003

[19]北京旅游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发展的技术需求. 文化,刘军萍. 2007

[20]北京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探析. 孙素芬,罗长寿.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