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含量检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佳佳 1 ; 洪慧龙 2 ; 万明月 1 ; 储丽 1 ; 赵敬会 1 ; 汪明华 1 ; 徐志鹏 1 ; 张阴 1 ; 黄志平 3 ; 张文明 1 ; 王晓波 1 ; 邱丽娟 2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3.农作物品质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茎秆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检测定标模型;生长习性;抗倒伏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887-9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粗纤维等)与其茎秆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但由于目前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多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过程操作复杂、耗时耗力、成本昂贵且易造成环境污染,不适合大规模育种应用,因此,通过构建一套低成本、快速、科学、无污染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方法,为大豆种质资源茎秆组分分布规律及其与大豆生长习性和倒伏性关系的研究提供方法基础。【方法】通过建立一套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大豆种质资源茎秆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粗纤维(crude fiber,CF)等化学组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小提琴图分析,明确大豆茎秆CF含量与其生长习性及抗倒伏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基于构建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模型对茎秆NDF、ADF和CF组分检测数值的校正相关系数(RC)均在0.90以上。利用16份模型外大豆茎秆样本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发现,常规化学检测与该模型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该模型对2017年和2018年种植的393份大豆茎秆CF含量及其生长习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茎秆CF含量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在CF含量50.00%以上的材料中,2年数据均表现出直立型(91.67%和86.14%)显著高于蔓生型(8.33%和13.86%),表明大豆茎秆CF含量与其生长习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构建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具有低成本、快速高效、无污染的特点。此外,茎秆中CF含量高的大豆品种植株具有更强的抗弯曲度,可作为大豆抗倒伏育种亲本筛选的重要指标。

  • 相关文献

[1]大豆硫磷配施的效应研究. 张继榛,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马友华,唐朝辉,孙义祥,王道中,李龙先,何新宏,王安祥,袁世桂,陈仁虎,王永久. 1998

[2]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3]农威豆田防除杂草的安全性试验研究. 曹德银. 2000

[4]安徽省大豆生产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张磊,戴瓯和,朱国富,韩霞. 2000

[5]大豆TRK-HKT家族基因结构及逆境胁迫响应机制. 殷桂香,张磊,佘茂云. 2015

[6]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SC4和SC8的抗性遗传分析. 王大刚,马莹,刘宁,郑桂杰,杨中路,杨永庆,智海剑. 2012

[7]农威豆田降除杂草的安全性试验研究. 曹德银. 2000

[8]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 A及其保持系不同器官的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 陈培,张磊. 2009

[9]淮北地区大豆新品种的产量稳定性探讨. 周守年. 1990

[10]蒙城大豆疫霉菌的鉴定及其生理小种. 朱振东,王晓鸣,王化波,武小菲,张磊. 2001

[11]大豆硫磷配施的效应研究. 张继榛,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马友华,唐朝辉,孙义祥,王道中,李龙先,何新宏,王安祥,袁世桂,陈仁虎,王永久. 2000

[12]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2000

[13]安徽省大豆蛋白资源的研究. 戴瓯和,周守年,刘金梅. 1990

[14]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估大豆品种的初步研究. 周守年,戴瓯和. 1991

[15]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09

[16]安徽省大豆生产现状及特点. 韩霞,朱国富,张磊,戴瓯和. 2001

[17]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张磊,戴瓯和. 1991

[18]高恶唑禾灵和氟黄胺草醚防除大豆田杂草. 曹明坤,王文相. 1997

[19]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_(945)A、W_(948)A的选育. 张磊,戴瓯和,张丽亚. 1999

[20]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研究. 张磊,李富兴,戴瓯和.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