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防菌爪哇棒束孢对斜纹夜蛾的防效与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苏湘宁 1 ; 刘伟玲 1 ; 王萌 2 ; 梁晓宇 2 ; 黄少华 1 ; 廖章轩 1 ; 李传瑛 1 ; 章玉苹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爪哇棒束孢;斜纹夜蛾;室内毒力;防治效果;安全性评价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995-10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生防菌爪哇棒束孢对斜纹夜蛾的防控效果与安全性,为高效绿色防控斜纹夜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爪哇棒束孢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采用喷雾法测定200亿孢子/克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对斜纹夜蛾的田间控制效果;通过药膜法和喷雾法分别评价200亿孢子/克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对黑卵蜂和甘蓝的安全性。【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爪哇棒束孢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幼虫取食经1.00×107孢子/mL爪哇棒束孢处理的甘蓝叶片48 h后死亡率达86.96%。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甘蓝田喷施900、1125和1350 g/ha浓度的200亿孢子/克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10 d后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08%、82.77%和83.69%。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200亿孢子/克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对黑卵蜂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11×108孢子/mL,对黑卵蜂安全系数为5.27(t>5.00),为低风险性生物农药;200亿孢子/克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对供试3种甘蓝品种生长速率抑制率均在10.00%以下,且无变色、坏死、萎蔫及畸形等任何可见药害症状。【结论】爪哇棒束孢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可作为防治斜纹夜蛾有效且安全的生物农药使用。建议在甘蓝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盛发期使用200亿孢子/克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1125~1350 g/ha进行防治。

  • 相关文献

[1]合成拟除虫菊酯SUMICIDIN简介. 邓平华,陈业苏. 1980

[2]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李燕芳,肖汉祥,张扬,谢忠能,黄新培,王彭,姚振威. 2013

[3]广东烟叶主要真菌病害无公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蒲小明,沈会芳,陈永明,张景欣,邱妙文,孙大元,张雷斌,林壁润. 2016

[4]国内外红茶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安全性评价. 王秋霜,陈栋,操君喜,吴华玲. 2017

[5]三唑类杀菌剂在香蕉上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研究. 刘艳萍,孙海滨,刘景梅. 2006

[6]烯唑醇在香蕉、土壤上残留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刘艳萍,孙海滨,曾繁娟,刘景梅. 2010

[7]茶园土壤重金属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王秋霜,刘淑媚,凌彩金,赵超艺. 2011

[8]灵芝安全性研究进展. 兰宁宁,马青云,黄圣卓,孔凡栋,戴好富,吴友根,赵友兴. 2016

[9]吡虫啉在叶用莴苣及土壤中的消解规律及安全性评价. 谢书越,刘帅,黄聪灵,陈炎,王刚,唐雪妹,万凯. 2019

[10]重组人溶菌酶对黄羽肉鸡的安全性评价. 刘淑扬,张健玲,王志林,邓俊劲,李洋,张华,黄金锐,连培荣,陈碧娴,郭秋霞,黄嘉麒,张浩吉,李家洲. 2023

[11]6种农药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测定. 杨莹莹,赖晓依,赖多,匡石滋,邵雪花,刘秀. 2017

[12]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 郑祥明,杨琼,邹宇晓,方定坚,黄炳辉. 2000

[13]斜纹夜蛾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其在蜕皮激素受体互作蛋白筛选中的应用. 范琳芳,何文婧,苏智仁,朱家明,罗威,张纯,黄立华. 2016

[14]不同寄主作物对斜纹夜蛾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邓海滨,王晓容,陈永明. 2006

[15]几种低毒杀虫剂对甜玉米斜纹夜蛾和毒蛾的防效评价. 陈炳旭,陆恒,董易之,郑锦荣. 2010

[16]几种野生稻抽提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冯国忠,万树青,潘大建,罗倩,邓建朝. 2004

[17]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两种亚致死剂量的农药混用对斜纹夜蛾体内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慧,王晓容,匡石滋,吴洁芳,吕作舟. 2006

[18]斑点野生稻拒食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其对斜纹夜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冯国忠,万树青,潘大建. 2006

[19]2种化学农药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匡石滋,张慧,王晓容,吴洁芳,吕作舟. 2005

[20]广州地区十字花科菜田斜纹夜蛾发生量预测模型研究. 包华理,虞皓,陈伟平,朱天圣,王少毅,何文彪,蔡丽娟,孔文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