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敏 1 ; 冷凯良 1 ; 王致鹏 1 ; 苗钧魁 1 ; 刘小芳 1 ; 高华 1 ; 王海英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极地渔业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药学院;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弧菌;鉴定;响应面分析;条件优化

期刊名称: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6-1037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37-45

摘要: 为进一步探索高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促进其工业化应用,以褐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筛选培养基,从鲍鱼内脏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B4,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弧菌属细菌Vibrio sp.B4。通过单因素实验对B4菌株的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褐藻酸钠10g/L,最适氮源为(NH4)2SO410g/L,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1%,培养基初始pH 6.0。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筛选出3个影响产酶活力的显著因素:(NH4)2SO4浓度、pH、接种量。通过响应面进一步分析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培养基为褐藻酸钠10g/L,(NH_4)_2SO_4 10.91g/L,NaCl 10g/L,KH_2PO_4 1g/L,MgSO4·7H2O 0.5g/L,CaCl_2 0.2g/L,FeSO_4·7H_2O 0.02g/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1.1%,起始pH 6.07。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褐藻胶裂解酶活力可达19.09U/mL,比基础培养条件下提高了3.67倍。该菌经过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酶活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其发酵产酶时间短,可为褐藻胶裂解酶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鱼源溶藻弧菌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赖迎迢,陶家发,孙承文,石存斌,吴淑勤. 2014

[2]一株引起坛紫菜绿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韩晓娟,茅云翔,李杰,李贵阳,李晨,刘莉,莫照兰. 2015

[3]褐藻生物乙醇——可再生能源的新选择. 鲍萌萌,唐璐瑶,韩峰. 2017

[4]海洋细菌来源低温褐藻胶裂解酶的分泌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张文彬,白露,刘彬,王朋梅,莫照兰,李杰. 2021

[5]乳酸杆菌LH对几种水产养殖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 周海平,李卓佳,杨莺莺,陈永青. 2006

[6]青岛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刘霜,李永霞,刘旭东,崔正国,王亚楠,孙蓓蓓,宋帅. 2014

[7]头孢氨苄对斑节对虾幼体发育及育苗水体细菌数量的影响. 马之明,周发林,黄建华,叶乐,江世贵. 2005

[8]同时检测两种对虾病毒和4种弧菌的同步PCR方法的建立. 许拉,黄使,戈蕾,杨冰. 2008

[9]杂色鲍养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分布调查. 刘广锋,徐力文,黄建荣,王江勇,许丹,陆镜,周世宁. 2005

[10]乳酸杆菌L1对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 杨莺莺,李卓佳,陈永青,梁晓华,杨铿. 2005

[11]军曹鱼养殖水体及其肠道弧菌的耐药性研究. 王瑞旋,王江勇,徐力文,冯娟. 2007

[12]乳山湾东流区细菌数量的分布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陈碧鹃,李秋芬,陈聚法,马绍赛,崔毅,辛福言. 1997

[13]氟苯尼考对8株水产动物致病性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刘淇,李健,王群. 2004

[14]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刘淇,李健,宫小明,王群. 2004

[15]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环境中可培养细菌与理化参数的动态及其相关性分析. 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李晓龙,宋娴丽,王晓红,邱兆星. 2014

[16]工厂化育苗养殖体系内细菌数量动态变化研究. 马妍,李健,王斌,王群,刘淇. 2008

[17]大鹏澳网箱养殖区春季细菌的时空分布特征. 朱志红,林钦,黄洪辉. 2011

[18]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分析海水致病性弧菌胞外产物的毒性. 李凯彬,郑芳艳,胡学峰,陈献稿,石存斌,吴淑勤. 2012

[19]乳酸甲氧苄啶与痢菌净联用对弧菌的抑菌效果试验. 莫根永,刘淇,董元朋. 2010

[20]微生物制剂对斑节对虾亲虾池异养细菌的影响. 黄建华,周发林,马之明,江世贵.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