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牡荆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亚晖 1 ; 罗胜军 2 ; 唐兴刚 2 ; 袁明贵 2 ; 魏琦麟 2 ; 娄华 1 ; 向蓉 2 ;

作者机构: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关键词: 牡荆;总黄酮;提取工艺;最低抑菌浓度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6 期

页码: 2406-24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究牡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牡荆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牡荆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牡荆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单因素情况下最佳工艺的水平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设计L9(34)正交试验,利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法对牡荆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通过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进行方法学考察,验证标准曲线.通过将试验所得数据代入标准曲线,比较得出牡荆总黄酮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考察其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牡荆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35.在此最优提取条件下,牡荆总黄酮含量最高(43.17 mg/g).其因素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对牡荆总黄酮含量影响最大.最佳工艺下的牡荆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7.81 μg/mL.[结论]在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35的条件下提取的牡荆总黄酮含量最高,所制备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为生产高质量的牡荆提取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 (Mis

[2]新鲜葛根中总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研究. 张雁,池建伟,张名位,魏振承. 2008

[3]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方法获取桑白皮的总黄酮提取效果. 罗国庆,吴亦集,王振江,卢志菁,唐翠明,沈光林. 2010

[4]葛根韧皮部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初探. 张雁,池建伟,魏振承,唐小俊. 2010

[5]辣蓼总黄酮提取工艺筛选及优化. 向蓉,何立美,陈文露,高彪,袁明贵,罗胜军,徐志宏,彭新宇. 2019

[6]正交法比较两种新会柑果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容庭,马新燕,李贞明,刘志昌,崔艺燕,邓盾,马现永,宋敏,田志梅,杜宗亮,余苗. 2022

[7]桑叶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沈维治,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李妍. 2009

[8]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僵蚕草酸铵的提取工艺. 邢东旭,杨琼,廖森泰,吴福泉,罗国庆,刘学铭,唐翠明,陈列辉,钟建武. 2009

[9]蚕蛹蛋白的提取研究进展. 黄小霞. 2008

[10]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僵蚕草酸铵的提取工艺. 邢东旭,杨琼,廖森泰,吴福泉,罗国庆,刘学铭,唐翠明,陈列辉,钟建武. 2009

[11]米糠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曲晓婷,张名位,温其标,张雁,张瑞芬,魏振承,池建伟,唐小俊. 2008

[12]花生红衣褐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陈杰,徐鹤龙. 2007

[13]苦瓜叶绿素提取工艺研究. 唐小俊,张雁,池建伟,张名位,魏振承,张瑞芬. 2007

[14]花生根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的优化. 单辉君,张名位,张瑞芬,池建伟,张雁,魏振承. 2008

[15]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 沈维治,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李妍. 2009

[16]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米糠蛋白提取工艺. 曲晓婷,张名位,温其标,张雁,张瑞芬. 2007

[17]玫瑰茄花萼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 李升锋,徐玉娟,张友胜,吴继军,唐道邦,温靖. 2007

[18]鸡肉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裴小平,唐道邦,肖更生,蒋爱民,杨万根. 2009

[19]响应面法优化金柚皮渣中果胶的提取工艺. 张岩,吴继军,刘学铭,王思远,傅曼琴. 2016

[20]巴西虫草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杨荣玲,陈卫东,吴晓玉,刘学铭.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