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蚕豆间作对根际土壤氮转化微生物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艳芬 1 ; 续勇波 2 ; 郑毅 3 ; 雷宝坤 4 ;

作者机构: 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3.西南林业大学

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间作;磷脂脂肪酸(PLFA);荧光定量PCR;amoA基因;反硝化基因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2095-6819

年卷期: 2016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482-490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不同生育期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以及反硝化细菌中亚硝酸还原酶(nirK)、一氧化氮还原酶(norB)和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基因拷贝数以及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小麦蚕豆间作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总的PLFAs生物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好氧菌的生物量。土壤样品中的amoA基因拷贝数在10~5~10~6范围内AOB的amoA基因数量高于AOA。在不同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nirK的基因拷贝数都是间作高于单作;在拔节期,间作蚕豆的norB基因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P<0.05);在拔节期、抽穗期,nosZ基因均是间作显著高于单作(P<0.05),并随着生育期呈现降低的趋势。间作降低了根际土壤NO_3~--N的含量,提高了NH_4~+-N的含量(P<0.05)。说明小麦蚕豆间作后改变了根际土壤的微环境,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土壤氮素的有效保蓄和供应、同时防止氮素损失和污染起到积极作用,为间作增产提供了氮素营养保障。

  • 相关文献

[1]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BmN细胞凋亡以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APs表达的影响. 朱峰,肖圣燕,张永红,邵榆岚,唐芬芬,陈世良,白兴荣. 2017

[2]水杨酸和茉莉酸诱导水稻化感关键基因C4H的表达分析. 刘亚洲,张翠,孙一丁,杨奕,李铷,卢红,郭怡卿. 2019

[3]月季‘绿萼’花器官发育相关microRNA的鉴定及分析. 眭梦洁,晏慧君,王珍珍,邱显钦,蹇洪英,王其刚,陈敏,张颢,唐开学. 2019

[4]猪睾丸表达序列37(TEX37)克隆、mRNA表达及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霍海龙,张霞,范俐,赵筱,王世雄,王荣琼,刘丽仙,霍金龙. 2020

[5]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赵银月,黄国贤,詹和明,代希茜,王铁军. 2017

[6]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的效果研究. 赵银月,耿智德,詹和明,代希茜,王铁军. 2014

[7]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密度耦合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研究. 代希茜,詹和明,崔兴洪,赵银月,单丹丹,张亮,王铁军. 2019

[8]辣椒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陆建美. 2016

[9]接种AMF对间作大豆生长及有机磷利用的影响. 付先恒,岳献荣,夏运生,谷林静,张乃明,董萍,刘大会. 2016

[10]小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郑毅,周敏. 2008

[11]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12]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周绍松,周敏,李永梅,郑毅. 2008

[13]云南省适宜与玉米间作大豆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赵银月,黄国贤,詹和明,代希茜,单丹丹,王铁军. 2018

[14]玉米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英文).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4

[15]玫瑰与烟草间作对烟叶蛋白质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徐洁,余萍,董超,朱海滨,张静,杨义,罗云,姚春馨,陶南. 2016

[16]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周敏,郑毅. 2008

[17]菌根和间作对滇池流域红壤磷素迁移的影响. 张丽,贾广军,夏运生,张乃明,刘大会. 2015

[18]旱地马铃薯间作玉米、玉米间作大豆效益分析. 周永华,符明联,程德荣,赵严林,谢娟. 2011

[19]间作模式及氮、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原小燕,李根泽,林安松,王绍彩,王建丽,张云云,符明联. 2015

[20]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