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作物、家畜、草原、园艺

简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前身为清宣统二年(1910年)绥远将军瑞良奏请清廷获准设立的归绥农林试验场,迄今有101年的历史。1954年成立内蒙古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1956年成立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1964年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为正厅级建制,隶属自治区政府领导。1971年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被撤消,三所恢复各自处级建制。1979年农业、畜牧两个研究所更名为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均为处级建制,1995年分别升格为准厅级建制。2005年原农、牧两院合并组建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2007年恢复为正厅级建制。现设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研管理处、成果推广处、计划财务处、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后勤服务处8个行政处室,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特色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草原研究所、兽医研究所、农村牧区政策研究所、农畜产品加工研究所12个专业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实验技术中心2个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园艺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杂志社、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繁育中心4个独立核算的二级单位。同时挂有21个国家和自治区农作物、畜牧、草原等领域的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作站、试验站和示范基地。现有在职职工7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6人。专业技术人员内有博士后3人、博士50人、硕士100人;正高级110人、副高级139人。另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1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人选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作物、家畜、草原、园艺。优势学科是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马铃薯、甜菜、胡萝卜、小杂粮、旱作农业、肉牛、肉羊、绒山羊、动物营养、动物疫病防治、生态保护、草原勘测设计规划等。  “十一五”期间,我院坚持开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院借助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政策、整合盘活自身资源,先后建成了农业部(呼和浩特)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小麦、玉米、大豆三个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农业部旱生牧草种子试验基地,农业部饲料中心反刍动物营养基地,农业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野外观察试验站,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育种、疫病防控、动物营养、草原生态等科技创新平台暨农牧业科技创新综合试验楼和研究生楼。同时四个重点实验室和五个综合试验基地得到进一步完善。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院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973”、“863”等国家重大项目,加强与区内外院校共建与合作,支持在职科技人员攻读博士等办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研经费逐步增多。“十一五”以来,全院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79项,获得资助总经费1.9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5项,获得资助经费9586.4万元;自治区各级各类项目294项,获得资助经费9487.18万元。与“十五”相比,项目总数增加181项,增长率为91%;总经费增加9054.08万元,增长率为90%。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中,我院获得向日葵、甜菜2位首席科学家,17位岗位科学家,5位功能实验室主任,9位试验站站长,进入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已在“十一五”期间获得405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获得1700万元的稳定经费支持。  “十一五”期间,我院针对全区农牧业生产急需新品种新技术现状,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新成果。  种植业方面:玉米育种选育出适宜自治区不同种植区域以及加工需求的各类玉米品种10多个,其中“内单314”连续四年打破自治区玉米高产纪录;小麦“农麦2号”套种玉米“内单314”使自治区首次实现了超吨粮田、超高产田的双超目标。小麦“优质高产专用“农麦2号和农麦201”选育及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食用和油用向日葵优质高产新品种相继育成“高产优质多抗向日葵新品种“内葵杂3号和赤葵2号”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甜菜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育出国内第一个单粒抗丛根病雄性不育杂交种“内甜单1”和含糖率突破16%的甜菜抗丛根病新品种“内甜抗201”,并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在自治区特色作物的新品种选育中为加工企业培育了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多个。同时,设施蔬菜种植新技术、生物防治病虫草害综合技术和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综合技术被推广转化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畜牧业方面:肉羊高效繁育技术推广到自治区5个盟市,推广数量达15万只。主持并参与了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填补我国肉羊杂交育种的空白,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细毛羊和白绒山羊两项良种扩繁体系建设及生产化示范技术得到转化应用。研究出草地植被遥感监测技术和京津风沙源工程技术。全区不同草地划区轮牧及休牧模式,被自治区评为十大创新技术在全区牧业旗县进行推广。育成了“驼绒藜”等一批优质牧草。  高新技术研究方面:获得沙冬青乙烯应答转录因子基因和沙冬青热激蛋白基因。亚麻雄性不育基因和向日葵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ENEBASNK得到登录。获得58个柠条抗旱基因。首次获得全区第一例克隆牛。取得“肉牛杂种优势DNA多态性系互测”重要成果。建立起绒山羊和舍饲绒山羊甲浣菌mceA基因的指纹图谱。  几年中,全院先后育成46个农作物新品种和14个牧草(畜)新品种,提出17项农作物、畜牧、草原等重大新技术,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以上科技新成果27项,取得高产奶牛体细胞克隆技术应用等4项高新技术和5项生物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查看更多】
下属机构
排序方式:

发文量

  • 发文量
  • 被引量
29条记录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赤峰分院
  • 发文量: 894
  • 被引量: 613
  • EI: 3
  • SCI: 3
  • 北大核心: 273
  • CSSCI: 0
  • CSCD: 112

研究主题:以农作物、牧草育种,畜禽良种培育以及农牧业集成技术研究为主

简介:"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8月,由原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赤峰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是一个以农作物、牧草育种,畜禽良种培育以及农牧业集成技术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  全院现有土地4000多亩,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在编职工2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科技人员64人,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72人(其中留学硕士3人)。内设行政处室4个、专业研究所14个,科研成果转化中心5个。  曾先后承担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380余项,共取得科研成果470多项,获国家、自治区、赤峰市自然科学、星火科技、科技进步、丰收计划等成果奖励19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编写学术专著90多部,发表研究论文1170篇,其中在《FLOURIDE》、《FUNGAL BIOLOGY》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填补了我院历史空白。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科研成果有:谷子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发现;谷子显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及应用技术;谷子显性矮秆基因的发现;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新类型“双26”(赤型)的发现;谷子新品种“昭谷1号”、“赤谷4号”、“赤谷10号”的选育;国审春小麦新品种“赤麦5号”的选育;国鉴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6号”的选育;辣椒新品种“蒙椒4号”、“赤研1号”的选育;青贮玉米新品种“赤牧1号”的选育;中国草原红牛的培育;敖汉细毛羊的培育;乌兰哈达猪的培育等。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发挥成果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创办了农作物种子种苗、牧草种子、生猪、蛋鸡、饲料科技成果转化开发中心,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科研成果进行先进集成技术组装配套推广应用。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达到年推广农作物种子300万公斤,蔬菜种苗1000万株,引进牧草新品种30多个,试验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16个,年生产推广优良牧草种子40万公斤,存栏基础母猪达到1100头,优良种母猪7500头,种公猪4500头,育肥猪12000头,优良蛋鸡母雏800万只,存栏父母代蛋种鸡达到18.2万套,年向社会推广优良商品代蛋鸡母雏860万只,在赤峰市场的占有率为40%以上,是自治区最大的科技型蛋鸡龙头企业。“双信”饲料年产畜禽保健浓缩饲料6.5万吨(折合成全价料19.5万吨)、预混料6800吨,在赤峰市场的占有率为40%以上,是赤峰市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被评为自治区、赤峰市饲料行业龙头企业;“蒙龙”、“赤研”、“君乐”是国内知名农作物种子、种苗品牌。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倡导“以产品携带技术、以技术保障服务、以服务稳定市场”的服务理念,面向“三农”、“三牧”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选派一支技术精良、作风扎实的技术服务队伍,深入赤峰市的12个旗县区及周边地区农牧业生产一线,为农牧民开展全方位、义务性服务,年培训农牧民50万余人。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2002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牧业高新技术开发园,并在园区内建立杂粮蔬菜作物专家大院和种畜禽饲草料专家大院;2005年被科技部批准为赤峰市蔬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赤峰地区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被自治区农牧业厅认定为自治区级蛋鸡、猪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被自治区人事厅批准为自治区级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2008年以来先后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谷子遗传育种研究室、赤峰玉米综合试验站、赤峰大豆综合试验站、赤峰高粱综合试验站、赤峰向日葵综合试验站、赤峰牧草综合试验站、赤峰糜子综合试验站、兴安盟燕麦荞麦综合试验站(荞麦部分工作)。2010年,中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委员会被市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模范基层关工委”;被赤峰市农牧业局系统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中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委员会被赤峰市农牧业局系统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中共赤峰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党委”。2012年,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荣获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状;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双信”饲料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被内蒙古自治区饲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内蒙古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3年,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农作物成果转化中心被中共赤峰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品牌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农作物成果转化中心职工创新工作室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2014年,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入选农业部全国100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被赤峰市委组织部、科技局、科协联合授予“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被中共赤峰市农牧业局系统委员会评为2014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农作物成果转化中心(赤峰农业科学研究所种子公司)被赤峰人民政府评定为第四批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
  • 发文量: 429
  • 被引量: 255
  • EI: 0
  • SCI: 26
  • 北大核心: 175
  • CSSCI: 0
  • CSCD: 63

研究主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的营养研究,能量的代谢与调控,维生素与矿物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饲料营养检测与安全评价,分子营养等六方面

简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组建于1979年,多年来以草食动物营养为重点、紧密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发展战略,面向内蒙古自治区乳、绒、肉和饲料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依托深厚积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国际和国内一些重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的营养研究,能量的代谢与调控,维生素与矿物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饲料营养检测与安全评价,分子营养等六方面。  在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方面,该所率先提出和建立了生长育肥绵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理想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模式;在能量载体物质营养调控方面,率先提出和建立了反刍动物代谢葡萄糖(MG)和可代谢生脂物质(MLS)等新指标体系;并在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代谢和分配规律探索、粗饲料品质评定和科学利用、新型绿色营养调控剂研发等方面成效卓著。  在传统动物营养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我所不断突破和创新,非同位素灌注技术、消化道瘘管技术、血插管技术、组织和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日益成熟并接近国际水平。  截止“十一五”期间,累积承担了三十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基础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农牧业丰收奖,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绒山羊的增绒技术”、“赖氨酸盐酸盐微胶囊包衣方法”、“长链脂肪酸钙制备方法”三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发文量: 297
  • 被引量: 176
  • EI: 12
  • SCI: 10
  • 北大核心: 123
  • CSSCI: 0
  • CSCD: 87

研究主题:从事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环境监测评价等研究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是由原内蒙古农业科学院测试研究中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于1996年合并成立,是自治区从事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环境监测评价等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02年后在研究所的基础上经农业部和自治区政府投资建设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与此同时被列为内蒙古科技厅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 发文量: 273
  • 被引量: 111
  • EI: 1
  • SCI: 0
  • 北大核心: 45
  • CSSCI: 0
  • CSCD: 31

研究主题:目前研究的重点是,针对农业和畜牧2类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农业、畜牧和农机3大领域和品种、技术、装备和产品检测4个层面,重点对粮食、油料、糖料、瓜类、蔬菜、乳品、肉类、绒毛、饲草、药材等10个产业,开展技术研究。

简介:"巴彦淖尔农业科研始于1932年,解放后经资源整合于1955年正式挂牌成立了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扩建为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设18个研发和管理服务机构,现有职工174人。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9人,硕博学历17人。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市学术带头人12人,中青年专家12人。  拥有固定的科研示范基地两个1000余亩,科研实验大楼及其附属设施1万余平米,国家认证的产品检测中心1个;已积累种质资源8000余份,育成品种59个,完成多项国家、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累计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科技成果24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0项,注册商标4个。在农业部“十五”和“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分别排名内蒙古盟市科研院所第一、二位。  有国家产业体系3个试验站,自治区2个研发中心。同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巴彦淖尔分中心落户农科院。是京蒙合作站——巴彦淖尔市绿色农业区域工作站、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市政府共建的现代农牧业创新中心、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分院、国家和自治区新品种区域试验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推广专家大院。  近年来共通过国家审定品种5个,通过自治区审定的品种40个;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2项、内蒙古农牧业丰收奖14项、巴彦淖尔市科技进步奖13项。  2015年,针对18类植物(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大麦、马铃薯、西瓜、甜瓜、脱水甜椒、籽用葫芦、甜菜、甜高粱、苜蓿、冬小黑麦、燕麦草、蒲公英、红麻、黑枸杞),2种牲畜(牛、羊)和配套机具改造等方面开展了75个科研与示范推广项目。"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发文量: 271
  • 被引量: 170
  • EI: 2
  • SCI: 7
  • 北大核心: 61
  • CSSCI: 0
  • CSCD: 41

研究主题:围绕自治区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食用豆、马铃薯、向日葵、小麦、水稻以及蔬菜、瓜类等开展病虫草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

简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81年,现设植物病害、农业昆虫、农药杂草、农业生物安全4个研究室和1个农业部观测试验站。现有职工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人,行政人员3人,辅助人员4人;大专学历以上16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人,技师2人。其中2人在美国贝兹维尔农业研究中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和英国洛桑研究所分别深造2年;目前博士2人,硕士4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1人。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要围绕自治区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食用豆、马铃薯、向日葵、小麦、水稻以及蔬菜、瓜类等开展病虫草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同时承担科技部、自治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技术推广工作。也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承担国内外农药试验的认证单位。自建所以来,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2项、农业部丰收一等奖2项、厅局级奖4项、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6项。由本所研制的甜菜病虫草害防治体系、小麦田专用化学除草剂—阔草枯、高抗枯萎病胡麻新品种--内亚5号、瓜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等,目前已大面积应用到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挽回了数亿元经济损失,为我区的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农业生产、服务三农及农村经济为主战场,紧紧围绕科研、开发、生产、市场这一紧密结合的机制,逐步建立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二五”我所在农业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有“向日葵虫害岗位专家”、“食用豆试验站站长”各一位。另外一人参与农业部 “蔬菜根结线虫”行业专项。目前还承担自治区科技厅、中英合作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及自治区科技攻关等9个项目,围绕分子植物病理学、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防治研究及无公害蔬菜等展开研究与技术工作。2010年我所获农业部批准为“呼和浩特有害生物观测试验站”。近年来本所与英国、加拿大及国内同行与区内同行的紧密合作与联系,大大提高了我所的科研水平与知名度。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发文量: 233
  • 被引量: 176
  • EI: 1
  • SCI: 0
  • 北大核心: 67
  • CSSCI: 0
  • CSCD: 29

研究主题:主要的研究方向有胡萝卜、洋葱、加工番茄、辣椒及大葱的品种选育;设施育种及设施栽培的研究,并长期从事耐寒类蔬菜品种资源的收集、性状鉴定工作

简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现有人员25名,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5人,学士4人,人员结构搭配合理,技术力量和研究能力较强,形成了从品种选育到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的一支科研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服务和推广销售经验,为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蔬菜研究所现拥有基础设施配套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一处,占地82亩,其中温室9栋(553m2/栋)、塑料拱棚16栋(667m2/栋)、种子材料库468m2、种子清选加工车间312.5m2、冷库300m2、挂藏室406m2、工作间1066m2;实验室100m2。  本研究所主要的研究方向有胡萝卜、洋葱、加工番茄、辣椒及大葱的品种选育;设施育种及设施栽培的研究,并长期从事耐寒类蔬菜品种资源的收集、性状鉴定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先后育成胡萝卜、大葱、甜辣椒、洋葱、甘蓝、番茄、菠菜等新品种17个,特别在国内首次利用雄性不育性培育出了“金红”系列胡萝卜杂交种,并研制成功了相关的胡萝卜配套栽培技术和胡萝卜杂交种制种技术,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结束了我国没有胡萝卜杂交种的历史。  近几年,蔬菜研究所取得科研成果16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5项。“胡萝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壹等奖;“胡萝卜新杂交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获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红一号”、“金红二号”胡萝卜新杂交种选育获内蒙古农业厅科技进步特等奖;“北星七号”甜椒、“内配三号”甘蓝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内配一、二、三号”秋甘蓝一代杂交种在华北、东北及西北的许多省市广泛种植,其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等均优于其它同类产品,“九五”以来每年平均推广面积2000亩,累计经济效益400多万元,社会效益4亿多。 “北星系列”青椒累计推广7万亩,获得经济效益40多万元,社会效益2亿多。“金红系列”胡萝卜杂交种各项指标如丰产性、抗逆性、营养成分等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的水平,2004年新认定的榨汁专用新品种“金红四号”胡萝卜已在河北、山东、山西、新疆、宁夏等省市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16万亩,获得经济效益200多万元,社会效益5亿多。"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 发文量: 171
  • 被引量: 107
  • EI: 0
  • SCI: 0
  • 北大核心: 27
  • CSSCI: 0
  • CSCD: 13

研究主题:以内蒙古丰富的家畜品种资源为研究开发对象,以遗传育种、品种培育、高新技术为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围绕自治区牧业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内蒙古丰富的家畜品种资源为研究开发对象,以遗传育种、品种培育、高新技术为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50年来,该所在探索草原畜牧业高产优质种畜培育新理论、新技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传统畜牧业与日新月异的国际家畜育种高新技术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内蒙古家畜育种理论和技术赶上世界领先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加快自治区家畜品种改良进程,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畜牧研究所先后承担完成了400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国际合作项目。主持和参与了25个品种的培育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八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近百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及出版社发表、出版学术论文专著数百篇(部);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奖、农业部丰收、星火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共计35项。近年来科研经费达700~800万元/年。  目前畜牧研究所以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优秀的科技人员队伍,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及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在畜牧业科研与生产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以生物技术研究室、养牛研究室和养羊研究室为科研龙头,辅之以相匹配的羊毛分析室、动物繁殖实验室、肉牛生产基地、肉羊生产基地、畜牧所实验基地,并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拥有自治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学科合作研究项目及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博士、硕士培养点,形成了完整的产、学、研体系。 “十一五期间”,畜牧研究所继续把提升我区畜牧业整体水平作为工作目标,针对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肉牛肉羊是我区在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支柱产业,是增加农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区牛羊肉生产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市场优势和产品安全优势都十分明显。制约肉牛肉羊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生产结构不合理,制种、繁育、生产三级体系不健全,专用品种缺乏、个体生产性能偏低,特色品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品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针对这一现状,畜牧研究所在“十一”期间,主要抓住肉牛肉羊品种选育,繁育配套技术研发、现代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结构体系建设,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和关键性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分区域发展特色经济,以一个品种或几个品种(类群)为主,开展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形成区域特色,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畜牧研究所除原有项目的延伸外,又陆续承担了农业部“良种肉羊生产决策支持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质肉用种羊繁育体系建立”、科技部“蒙古羊与多胎绵羊BMPS基因的多态性研究”、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肉羊杂交配套技术集成示范及多脊椎蒙古羊选育方法”、自治区科技厅“牛BMP4基因克隆与染色体定位的研究” 等重点科研项目。随着这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的圆满完成,以及在畜牧业科研领域工作的拓展与延伸,畜牧研究所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科研地位逐渐凸现,在自治区创建“畜牧大区”的道路上实力进一步得以彰显,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 发文量: 171
  • 被引量: 128
  • EI: 0
  • SCI: 6
  • 北大核心: 25
  • CSSCI: 0
  • CSCD: 16

研究主题:在家畜遗传病、人畜共患病、分子生物学技术、益生微生物及微生态制剂、蒙兽医药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简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是我区最早成立的兽医科学研究机构,自1954年成立以来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始终坚持站在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动物疫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病研究和防治的前沿。在“八五”期间跻身于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评估“百强所”之列。  长期的研究积累和人才、知识的凝聚,动物医学研究所已形成较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其人才的成长和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项目成为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和第二、三畜牧相关产业不可缺少的重点技术资源与储备。先后承担完成国家及自治区、国际合作项目70余项,先后获科技成果4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5项;获国家专利三项,国家星火计划一等奖一项,四等奖一项;自治区丰收奖一项;国家认证二类新兽药生物制剂两项。在国家、自治区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200篇。近年来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所提高。  动物医学研究所现有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后1人,硕士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321”人才工程1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4人,硕士生导师5人,每年与农大共同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2~4名。  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肉羊产业体系建设—疫病防病功能实验室岗位,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羊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蒙古牛羊水来源多潜能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克隆牛的制备”,鄂尔多斯市科技支撑项目“家畜疾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内蒙科技厅奶业项目“奶牛布氏杆菌病研究”,内蒙古肉羊专项执行专家、奶牛专项执行专家岗位等十余项国家及自治区项目。  在家畜遗传病、人畜共患病、分子生物学技术、益生微生物及微生态制剂、蒙兽医药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在绒山羊遗传甲状腺肿分子遗传病理及基因诊断技术、绒山羊流产衣原体分子生物学及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及其新型油苗研制与应用、益生微生物及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与应用、禽白血病病毒ALV.分子生物学及禽内源性ALV.—JP85基因序列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奶牛布病防制、蒙兽药等研究方面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现拥有自治区级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兽医站联合P3生物实验室及通过农业部GMP验收的现代化兽药生产企业,成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除此我院还拥有自治区级开放式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开展动物、植物、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设施和技术条件,是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发文量: 139
  • 被引量: 88
  • EI: 0
  • SCI: 2
  • 北大核心: 12
  • CSSCI: 0
  • CSCD: 12

研究主题:开展荒漠草原生态试验;旱生牧草育种;旱作草地建植技术;草、畜互作试验;土壤、牧草成分分析;植物生理、生化常规试验;植物组织培养;牧草分子育种;生物蛋白质组学分析等多方向研究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现主要从旱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鉴定、筛选与栽培、驯化、利用,以及国内外优良牧草的引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一、学术队伍  现有职工16名,其中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高级技师1名。博士6名,硕士3名。  二、研究条件  草原研究所现有科研试验示范基地1处,研究室6处,所办公室1处。可以开展荒漠草原生态试验;旱生牧草育种;旱作草地建植技术;草、畜互作试验;土壤、牧草成分分析;植物生理、生化常规试验;植物组织培养;牧草分子育种;生物蛋白质组学分析等多方向研究。  三、科学研究  建所以来,在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鉴定、筛选和栽培、驯化、利用;国内外优良牧草的引种、选育和推广应用;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的治理、改良;人工草地建植;牧草旱作技术研究;牧草种子繁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深入生产一线,调查解决农牧业生产技术难题,推动科研成果与技术转化。  四、人才培养  研究所在科研工作中特别重视人才培养,2000年以来陆续有4名同志获得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  五、学术交流  为了加深和拓宽科研领域,提高学术水平,研究所一向注重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院内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等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在院外与中国农科院草原所、畜牧所等有经常交流合作关系。  六、成果转化  多年来共完成各级各类研究课题7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的科研课题43项,取得成果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科技奖的成果14项17奖次,许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种驯化野生牧草及国内外牧草、饲料作物达378种份。经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注册野生栽培牧草品种及引进品种共10个。撰写科技论文280余篇。 参加编写学术专著18部。培养高学历专业人才7人。"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