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79条记录
大豆丰产土壤环境条件

吉林农业科学 1964

摘要:近年来許多研究者都認为肥沃的土壤应該是水、热、肥、气等各因素綜合协調配合得好的土壤。其中水气二者相互协調配合关系,与土层中孔隙性狀及其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創造良好耕层土壤的構造,是培育肥沃土壤的前提。所謂良好的耕层構造,主要是耕层的适宜深度,以及在这样深度的耕层里,能够保証水气适当比例的大小空隙。1961年我們結合大豆丰产技术条件的研究观測了丰产田(3号地、7号地)和低肥田(0号地)的耕层構造狀况,結果如表1图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大白菜腐烂的病原细菌种类鉴定

吉林农业科学 1964

摘要:本文根据82个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我省引致大白菜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是 Erwinia aroideae(Town.)Holland。而 Erwinia carotovora(Jones)Holland 较少。其它 Erwinia 属 Pseudomonas 属和 Bacillus 属中的分离菌株致病力甚弱,不是引起田间病害流行的病原,其中某些菌株是引起贮藏期白菜腐烂的原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粘虫成虫发育和产卵能力与温度关系试验简报

吉林农业科学 1964

摘要: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的猖獗性大害虫,为害猛烈,大发生时,往往防治被动,生产上遭受严重损失。为此,生产上要求提出准确而有效的预测方法,以利适时防治。过去曾提出应用成虫量预测幼虫发生程度的短期预测方法,在防治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一方法没有考虑到从成虫到幼虫为害期间对数量变动影响很大的气候因子,因此,预测不十分准确。为了研究气候与数量变动的关系,丰富现有的短期预测办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我们自1962年秋季以来即围绕此目的进行了温、湿度对成虫、卵及幼龄幼虫的发育或繁殖的影响试验。兹将温、湿度对成虫的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的结果简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苹果与小苹果杂种后代某些遗传倾向的分析

园艺学报 1964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大苹果与小苹果杂种一代在抗寒力、果实大小、品质、贮藏力和成熟期等方面的遗传倾向;大苹果与小苹果正反交和几个主要小苹果杂种后代的经济性状的表现。并初步探讨了大苹果与小苹果杂种后代几种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与回归。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抗寒苹果育种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乐果防治高粱蚜、萝卜蚜、黄瓜蚜试验

吉林农业科学 1964

摘要:前言高粱蚜(Aphis sacchari Zehntner)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害虫,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虽用 E1059防治有效,但由于 E1059对人畜有剧毒,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困难。萝卜蚜(主要是 Myzus persicae S.,也有 Brevicoryne brassicae L.及 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 D.)及黄瓜蚜(Aphis gossypii G.)是我省蔬菜上的两种重要虫害,常使黄瓜和萝卜成片毁灭,严重影响城乡蔬菜的供应。防治黄瓜蚜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药剂;防治萝卜蚜,由于萝卜叶片平铺地面,蚜虫滋生叶背而且繁殖迅速,六六六等药剂不能有效地控制蔓延。因此,以上三种蚜虫都迫切需要寻找安全有效的药剂。乐果是具有内吸傅导作用对蚜虫有特效的药剂,对人畜较为安全。所以应用国产乐果进行了三种蚜虫的防治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种子酸化处理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64

摘要:番茄种子酸化处理是种子调制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步骤之一。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明不同酸化处理的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为番茄良种繁殖过程中的种子调制提供依据。供试品种为卡德大红。试验材料于1963年7月8日在原种圃中选同日开花的第三花序第一朶花50朶,分别挂飞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驹哺乳情况初步调查报告

吉林农业科学 1964

摘要:生产上曾提出,为保証幼駒正常发育、产駒母馬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幼駒在什么时候开始补料,多大月龄离奶合适等問題。为解决这些問題提供部分依据,我們于一九六三年七月到十一月,在乾安新生种畜場,对部分幼駒的哺乳情况进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增花保荚栽培技术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63

摘要:本文根据几年来的调查及试验资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对大豆花莢脱落的影响;提出了在吉林省一般栽培条件下的大豆增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农业土壤在土壤分类中的地位及其分类原则和依据问题 参加全国土壤普查汇总工作体会

土壤通报 1963

摘要:从1959年全国进行群众性土壤普查鉴定以来,广泛总结了我国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鉴别、利用和改良土壤的经验。为了系统整理这些经验,编写土壤志,编制土壤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土壤分类问题。 全国土壤分类系统的整理工作,在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下,从1960年开始,在吸取各省整理土壤分类经验的基础上,采纳土壤学家近期论述中的有益意见,进行了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以土壤发生学观点为指导,以群众鉴定土壤经验为基础的土壤分类整理工作,经多次讨论修订,初步制定了全国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小麦稈锈病菌(Puccinia graminis Pets.var.tritici Erikss.& Henn.)生理小种的调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63

摘要:1956—1961年从东北地区收集了1,700个小麦稈绣病菌夏孢子样本,经过室内鉴定,基本上可归纳为三个生理小种类型,即稈中1号、2号和3号,其中以稈中1号为主,一般占80%以上,次为稈中2号,稈中3号极少;后两个小种不是每年出现。根据多年来的试验,东北现有推广的抗锈品种均高度抵抗稈中1号类型,除合作6号外,一般也抗稈中2号,但所有品种均不抗稈中3号。调查结果证明,每年在固定地点设置统一锈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预示当年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系统积累资抖,分析比较历年小麦稈锈病的发生流行和受害程度。经过试验,初步选出一套新的鉴别寄主,经几年来试用,基本上能反映出东北区目前小麦稈锈病菌生理小种情况,在现阶段可以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