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79条记录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6的功能验证及不育新种质创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种优势利用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不育系的创制与利用,对作物杂交种的选育及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作物杂交育种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相比,具有制种安全、组合自由、杂交种育性稳定等优点,已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中广泛应用,这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前期在大豆中图位克隆了1个编码R2R3-MYB转录因子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6,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设计两个基因编辑靶点,在大豆品种Williams82中对MS6基因进行敲除;进一步通过对转基因后代植株的表型观察、花粉及育性鉴定、基因敲除位点分析,验证MS6基因调控大豆花粉形成及雄性育性的功能,最终获得稳定遗传的大豆ms6核不育新种质。这为进一步建立基于MS6基因的大豆第3代杂交育种技术系统,实现强优势杂交种的高效创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大豆 细胞核雄性不育 不育基因 基因编辑 杂交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真菌在玉米内的定殖及公主岭霉素对其定殖率影响的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及公主岭霉素对其定殖率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秸秆颗粒为载体制备成载菌颗粒剂,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和公主岭霉素(769)混合接种玉米植株,使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玉米内定殖。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接种组中两种虫生真菌的定殖率分别为47.5%和78%,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定殖能力最强。三种微生物农药联合接种组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定殖率最低,分别为25%和50%。结果证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联用可相互促进彼此在寄主植物中的定殖能力,公主岭霉素能抑制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增效作用,但与单一菌种接种时对寄主的定殖能力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 公主岭霉素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乾肉羊TCAP基因组织表达及多态性与肉质性状关联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绵羊肌联蛋白帽(Telethonin,Titin-cap,TCAP)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以双乾肉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分析TCAP基因在3日龄及40日龄羔羊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通过PCR、Sanger测序检测TCAP在49头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表达情况并与肉质性状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TCAP基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以心肌、骨骼肌中表达量最高,且随着绵羊不断发育生长,在各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会发生变化.此外,TCAP基因内含子1上(NC_056064.1)存在2个连锁突变位点(g.39786477G>T及g.39786518C>G),其中TTGG型较GGCC和GTCG基因型个体的肌内脂肪含量更高肉质更细嫩,且TTGG型棕榈油酸表达量最高,花生四烯酸表达量最低,说明TTGG型个体肉品质更高.结果提示,TCAP在绵羊生长发育过程中承担多重生理功能,且其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绵羊遗传改良及选育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标记基因.

关键词: 绵羊 TCAP 组织表达 多态性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Bacillus sp.CX15及絮凝条件优化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提升猪场污水处理效果,从污水处理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对污水具有较好絮凝作用的絮凝菌,并对絮凝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絮凝菌最优产絮时间为2 d,最优培养温度为35℃,菌液接种量为3%,絮凝菌在80℃条件下能维持较高的热稳定性.紫外、红外光谱结构表征实验证明,絮凝菌主要由酸性多糖组成.扫描电镜及革兰氏阳性实验结果显示,絮凝菌呈杆状.结合生化特征及分类学鉴定,判定絮凝菌CX15为Bacillus sp.CX15.

关键词: 絮凝菌 条件优化 生化特征 絮凝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lx9801的选育、应用及改良

玉米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自交系lx9801是我国重要的黄改系之一,来源为H21×502为基础选育的二环系。lx9801的选育立足于黄改系的改良,创造性地将旅大红骨种质的优良基因有效融入黄改系种质中。截至2019年,直接利用lx9801作为亲本审定的杂交种有32个,其中国审品种6个;利用lx9801的衍生系作为亲本审定的玉米杂交种60多个。lx9801的改良主要是利用塘四平头群自交系进行群内改良,其次是利用PA种质、旅大红骨种质或结合塘四平头种质进行性状改良。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选育 lx98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筋小麦贮藏蛋白的积累动态、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贮藏蛋白是面粉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本研究以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的强筋小麦(济麦44和济麦229)和中筋小麦(济麦22)为试材,分析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及4+12和5+10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的籽粒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及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在小麦灌浆期的积累动态和成熟籽粒中的贮藏蛋白种类、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的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在整个小麦灌浆期的积累趋势相同,均持续上升,但GMP积累却存在较大差异,强筋小麦的GMP含量持续增加而中筋小麦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类型上看,5+10亚基组合的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及GMP在灌浆中后期的含量均高于4+12亚基组合类型。通过TMT(tandem mass tags)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3个小麦品种的成熟籽粒共检测到53个贮藏蛋白,共分为三类,包括27个醇溶蛋白、16个Avenin-like蛋白和10个麦谷蛋白。济麦44较济麦22相对含量高的原因是大多数贮藏蛋白的表达量高,而济麦229相对含量高的原因是部分贮藏蛋白超高量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小麦品质改良和优质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强筋小麦 中筋小麦 麦谷蛋白 醇溶蛋白 谷蛋白大聚合体(GM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

特产研究 2023

摘要:种子贮藏是药用植物生产实践和种质资源保存的一个重要环节,种子贮藏后的活力直接影响药用植物播种效果及种质保存效果。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种子贮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一系列变化,并讨论了种子贮藏的方法。研究表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是由环境和种子自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导致种子的有机物质、酶活性、有毒物质和遗传物质等都发生变化,适宜的贮藏方法可有效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探究贮藏过程中种子劣变的调控机制可为延缓种子劣变和种子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完善种子的贮藏方法可为药用植物生产实践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种子贮藏 影响因素 生理生化变化 贮藏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多重耐药大肠杆菌F2为宿主菌,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出1株肌尾裂解性噬菌体vB_EcoM_F2。该噬菌体可侵染多株大肠杆菌,一般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最佳感染复数为1,潜伏期30 min,爆发期90 min,爆发量为101 PFU/cell;对氯仿不敏感,可在40~50℃、pH 4.0~10.0的条件下保持较高活性;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组长为168 241 bp,(G+C)%含量为37.32%,含263个开放阅读框,其中113个为已知功能编码序列,含有2个tRNA;不含溶源基因、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全基因组及终末端酶大亚基系统发育树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M_F2与志贺菌噬菌phi25-307亲缘关系较近,但它不能侵染志贺菌属的标准菌株。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资源(NCBI)已将其归类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Tevenvirinae亚科,Mosigvirus属,未分类的Mosigvirus物种(unclassified Mosigvirus),这就将为大肠杆菌病的噬菌体应用及防控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多重耐药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分离 鉴定 基因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花生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9个农艺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饱果数、秕果数、籽仁重、出仁率是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果重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吉花24’利于培育紧凑型新品种,是具有饱果数和出仁率高的优良亲本材料,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扶余四粒红’作为地方品种,对于改良株型、提高长势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的5个性状主要有主茎高、侧枝长、饱果数、籽仁重、出仁率。

关键词: 花生 农艺性状 杂交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粪堆肥含氮和含硫废气产生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堆肥技术是鸡粪无害化处理的重要途径,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堆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鸡粪堆肥时产生的废气的控制技术是堆肥技术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这些废气通常组分复杂,气味较重,其中含有氮和硫两种元素的废气是重点研究对象,包括有氨、氮氧化物、硫化氢,以及含氮和含硫的醇类、酮类、醚类等气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文章介绍了这些废气中主要成分的产生机理,简述了其排放强度的规律与鸡粪性质、堆肥环境及工艺条件相关参数的关系,从优化堆肥工艺条件(温度、含氧量、pH、碳氮比和含水量),采用生物法(添加微生物菌剂、生物过滤法和生物联合堆肥)、调节剂法(添加生物炭和其他添加剂)和末端技术等方面降低或去除堆肥过程中废气的排放,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们近年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方法对不同废气的去除效果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了其未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前景,以期为鸡粪及其他废物堆肥过程中的废气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粪堆肥 堆肥废气 氨气 硫化氢 挥发性有机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