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018条记录
基于Super-GBS技术的高粱籽粒酿造相关性状QTL定位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酒用高粱籽粒酿造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超级基因分型技术(Supper-GBS)技术对BTx623×红缨子的20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开展基因分型,构建了包含1 9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标记平均间距为0.47 cM的连锁图谱。结合两年4个环境的表型数据,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籽粒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单宁含量、硬度和颜色等5个酿造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结果表明,在高粱的1~9号染色体上检测到9、7、11、5和3个QTL分别与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单宁含量、籽粒硬度和籽粒颜色相关,一共涉及到35个不同的QTL,其中15个QTL与前人定位结果一致。在多个性状和环境中检测到3个重要遗传区段,分别位于1号染色体(66.30~71.55 Mb)、4号染色体(54.00~62.3 Mb)以及6号染色体(54.59~57.57 Mb),其中包括已知的Tan1和Y1基因,以及6个与淀粉和类黄酮合成途径相关的候选基因,如编码β-淀粉酶、黄烷酮3-羟化酶和bHLH转录因子等。本研究结果为酿造性状相关基因的进一步克隆奠定了基础,也为利用标记辅助育种加快酒用高粱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粱 Super-GBS 酿造相关性状 遗传定位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南地区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为西南稻区土壤培肥和作物产能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依托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10个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施氮磷肥(NP)、施氮钾肥(NK)、施磷钾肥(PK)、平衡化肥(NPK)、25%有机肥替代化肥(3/4NP+1/4M)、50%有机肥替代化肥(1/2NP+1/2M)、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化肥配施(NPK+M),测试各处理2016—2020年作物产量和耕层土壤养分,运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综合肥力进行估算,采用随机森林回归评估土壤性质对综合肥力的影响,基于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不同施肥管理下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通过路径分析明确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有明显影响,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以N处理最低,NPK+M处理最高;长期施用有机肥各处理(3/4NP+1/4M、1/2NP+1/2M、M、NPK+M)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显著高于CK和施化肥处理(N、NP、NK、NPK)(P<0.05,下同)。随机森林回归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分别为32.1%和25.0%。水稻产量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3/4NP+1/4M和1/2NP+1/2M)和NPK+M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CK、N和NK处理。施用有机肥各处理(3/4NP+1/4M、1/2NP+1/2M、M、NPK+M)在获得水稻高产的同时,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较高;CK、N和NK处理水稻产量较低,且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路径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促进了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提升,并促进作物增产;当季施用氮肥和磷肥促进水稻增产。【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可提升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并维持水稻高产、稳产和可持续性。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高低的重要养分指标。

关键词: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稳定性指数 可持续性指数 随机森林回归 路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西北镉污染耕地安全生产四季豆品种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个当地推广种植的四季豆品种为材料,在黔西北地区L地与Y地的Cd污染耕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四季豆Cd吸收富集差异,探讨品种与环境对其作用效应,并筛选出适宜黔西北地区种植的四季豆Cd低富集品种。结果表明,四季豆产量与Cd含量均受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的极显著影响。同一地点不同品种四季豆Cd含量差异显著,最高值(红皮秋紫架豆)与最低值(帮达二号)可相差10倍。L、Y两地不同品种四季豆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6%~0.50%、0.13%~0.93%,供试的13个品种四季豆Cd含量均表现为安全水平。13个四季豆品种中帮达二号产量最高,在L、Y两地分别达18 513.6、19 287.9 kg/hm~2。综上,13个四季豆品种均可作为黔西北类似Cd污染区安全生产的推荐品种,其中帮达二号因高产、低Cd含量等被优先推荐。

关键词: 四季豆 低积累 黔西北 安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水产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乌江鱼类本底资源数据,实验对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7—2021年,先后在贵州省乌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12次。对收集到的5 065尾、约204kg渔获物进行统计,共鉴定出107种,隶属于6目22科73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53种,占采集总数的49.53%。乌江鱼类物种多样性G-F指数为0.57,上、中、下游G-F指数分别为0.40、0.47和0.45,上游鱼类科属间的多样性小于中、下游。乌江中游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3.54、 9.63和0.81。渔获物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尼罗罗非鱼、蛇、鲫和?的重量和数量占比均位于渔获物前十。将IRI值大于500的列为乌江优势种,则有鲫、?、中华倒刺鲃和马口鱼。研究表明,乌江梯级水电的开发对流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渔获物组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长江全面禁捕前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丰富了乌江鱼类资源本底数据,将对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鱼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保护 贵州省 乌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有鲫Foxo3a、Foxo3b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CE技术自稀有鲫的卵巢中克隆叉头蛋白O3a(Foxo3a)、叉头蛋白O3b(Foxo3b)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RT-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其组织分布、时序表达、细胞定位和雷帕霉素处理后的表达.结果显示,Foxo3a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562 bp,包括242 bp的5'端非编码区、367 bp的3'端非编码区、19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50个氨基酸;Foxo3b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804 bp,包括470 bp的5'端非编码区、375 bp的3'端非编码区、195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52个氨基酸.Foxo3a基因只在脑和卵巢中表达,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Foxo3b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脑和卵巢中的表达量较高.随着卵巢的发育,Foxo3a基因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Foxo3b基因表达量未出现显著变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Foxo3a、Foxo3b基因定位于卵巢Ⅱ、Ⅲ、Ⅳ时相的生殖细胞和滤泡细胞中.雷帕霉素处理影响了卵巢中Foxo3a基因的表达,对Foxo3b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oxo3a和Foxo3b基因可能在稀有鲫卵子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稀有鲫 Foxo3a基因 Foxo3b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伴侣蛋白Hfq对Ⅲ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的调控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与毒力密切相关.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伴侣蛋白Hfq对T3SS相关基因spaP、invC、invG、prgH、prgI、prgJ、prgK的调控,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上述基因与lacZ的融合菌株,在此基础上利用P22 噬菌体转导技术分别构建上述融合菌株与gcvB、hfq的单缺失菌株,通过qPCR和β-半乳糖苷酶试验分别检测gcvB、hfq缺失后各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标准菌株相比,gcvB缺失后,spaP、invC、prgH、prgI、invG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上调;prgJ、prgK的转录水平上调,蛋白水平下调.hfq缺失后,spaP、invC、prgH、prgI、invG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上调,prgH、prgI、prgJ、prgK的蛋白水平下调.表明Hfq和GcvB均可对spaP、invC、invG、prgH、prgI、prgJ、prgK进行调控.上述结果可为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Hfq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Red同源重组 GcvB Hfq Ⅲ型分泌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抗茎倒材料的筛选与候选基因挖掘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采用茎秆抗折力指标评价了2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抗茎倒伏能力,据此筛选出极端抗茎倒材料和不抗茎倒材料各1份,随后测定了2份材料成熟期茎秆的理化组分含量,并对2份极端抗茎倒差异材料蕾苔期、盛花期茎秆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为甘蓝型油菜抗茎倒伏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2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茎秆抗折力和茎粗均为正态分布,均属于数量遗传性状,并依据茎秆抗折力和农艺性状筛选出生育期相近,株型相似,茎秆粗度差异不显著,但茎秆抗折力差异显著的极端不抗茎倒材料GY172和抗茎倒材料GY199。(2)GY199的韧皮部比GY172更加致密,而GY172成熟期茎秆中的半纤维素、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及总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GY199,而其纤维素含量极显著低于GY199,即成熟期茎秆纤维素含量与这2个材料的茎秆抗折力呈正相关。(3)蕾苔期、盛花期茎秆转录组测序发现,碳代谢、碳固定、磷酸戊糖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等途径的14个基因(BnaA10G0056100ZS、BnaC08G0455100ZS、BnaA08G0262400ZS、BnaC08G0239700ZS、BnaA07G0362300ZS、BnaC02G0081300ZS、BnaC04G0273000ZS等)以及纤维素合成相关的9个基因(BnaA05G0152200ZS、BnaA01G0411100ZS、BnaA03G0018900ZS、BnaA03G0037800ZS等)在抗茎倒材料GY199中显著上调表达,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了茎秆强度性状,可作为油菜抗茎倒候选基因。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茎秆抗倒伏 转录组 基因挖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竹炭疽病的病原鉴定

中药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贵州玉竹炭疽病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地位。方法:对玉竹炭疽病进行田间调查,并采集玉竹炭疽病病叶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科赫氏法则对其进行致病性验证,通过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该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斑水渍状,随着病情发展叶脉退绿变黄,叶片逐渐黄化,后期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点。采集炭疽病病叶样品6份,分离获得25个菌株,致病性试验表明,2个代表菌株(YZ-1,YZ-2)对玉竹均有致病性。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代表菌株与炭疽菌属白蜡树复合种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 species complex中的山麦冬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确定引起贵州玉竹炭疽病的病原为山麦冬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玉竹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为玉竹炭疽病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玉竹 炭疽病 分类学 山麦冬刺盘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88个不同品种的贵州禾原料酿造白酒,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禾酿酒适宜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建立贵州禾酿酒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且品质指标间变异系数各不相同,说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的白酒品质性状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指标可用3个主成分表示,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6.349%。同时,结合二维排序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知,pH、总酸、总酯、总醛、出酒率和酒精度这6个品质指标可作为综合评价贵州禾酿酒适宜性的关键性指标;此外,可将88个不同品种贵州禾分为4类,第Ⅰ类贵州禾品种(16个)酿酒品质相对较佳,第Ⅱ类贵州禾品种(23个)适宜作为低度酒的酿造,第Ⅲ类贵州禾品种(48个)酿酒品质相对较差,‘牛芒禾’单独聚为第Ⅳ类,其酿酒品质最差,不适合作为白酒酿造的原料。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并为贵州禾优质酒酿品种的选育及贵州禾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贵州禾 酿酒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香两优贵福占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两优贵福占系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和贵州鑫粒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黔香619S和恢复系贵福占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食味口感佳,202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两优贵福占 优质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