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48条记录
芝麻杂种优势的生长解析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芝麻杂种8809及其亲本(A和B)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系统观测,用微机模拟出各自的Logistic生长方程,以最终生长量、平均生长强度和最大生长强度对各器官的优势表现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芝麻杂交种及亲本各器官的生长曲线均呈“S”型;除根茎外,杂交种各器官生长曲线拐点均介于两亲本之间,在最终生长量、平均生长强度和最大生长强度方面,杂种均比亲本表现出较强优势,而且杂种整株和营养器官的生长优势比其生殖生长优势更强。在出苗后53~64天之间,杂种生殖生长强度显著高于两亲本。

关键词: 芝麻 杂种优势 Logistic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规范化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

棉花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项研究于1985~1989年在河南省6个试点进行。试验采用多因素旋转回归设计,根据全省各试点测得数据,经统计建模及模拟仿真,决选出棉花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措施优化方案,找出了高产棉田不同生育期的最佳结构指标、最佳产量结构及最佳成铃时、空分布。两年多点联合反馈试验,最高每亩皮棉产量97.68kg,增产幅度9.4~26.9%;经三年的生产示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92亿元,社会效益2.6亿元。

关键词: 棉花 高产优质 农艺措施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感染根腐叶斑病前后生化特性的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的健康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差别。用根腐叶斑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接种后7d、感病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很小,氨基酸含量,特别是各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而脯氨酸的含量则下降较多;抗病品种接种7d 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小,氨基酸含量稍有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升高。为此在小麦抗病育种中,可将苗期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作为筛选抗性材料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 小麦 根腐叶斑病 可溶性糖 氨基酸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复混肥的肥效试验

土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肥料效应受气候、土壤及作物的影响很大,变幅惊人。因此必须进行多年的定位试验,才能对某一肥料的肥效及在此基础上制订的施肥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客观评价。从1987年开始,我们在小麦—玉米轮作中进行了各种复混肥对小麦、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为指导复混肥生产,分配及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除虫蒌酯烟熏剂对保护地蚜虫的防治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两种拟除虫蒌酯烟薰剂在保护地对蚜虫的防治作用研究表明,施药后第二天,氰菊酯烟剂处理的成虫,若虫校正死亡率达90%,三种剂量的效果无显著差异;杀灭菊酯烟剂对成虫的杀来效果为100%,对若虫的即时防效稍低;处理后第三天,两种烟剂的6种剂量处理的成虫,若虫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认为烟薰剂杀蚜虫的即时防效虽比乳剂晚1-2天,但总体防效相当,同时避免了对蔬菜的直接污染和残留,应在保护地中推广.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烟熏剂 蚜虫 防治 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鸡全胚细胞培养技术增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_(120)弱毒的研究

中国家禽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笔者在A·Silim氏等所报道的鸡胚皮肤细胞制备技术的基础上.经改良制备成鸡全胚细胞(CE),并摸索研究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H_(120)株适应此原代细胞培养、感染、增殖和致细胞病变(CPE)的规律.为IBH_(120)细胞弱毒苗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细胞培养 鸡支气管炎弱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三交种郑三3号高产原因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用郑三3号的3个亲本自交系,组配成6个正反单交组合和6个以单交为母本的三交组合,进行产量比较和性状调查。结果表明,6个单交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6个三交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亦不显著,说明这3个自交系相互间的配合力都很高,这是郑三3号的产量达到了优良单交种产量水平的内在因素。

关键词: 玉米 三交种 高产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及其致病性测定

植物保护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0—1991年,于小麦生长季节从河南省14个县(市)采集了126个白粉菌株。根据9个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进行小种划分,并用毒性公式和八进制法编码。结果表明,15号小种的频率最高,达17.46%,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对鉴别寄主毒力频率分析发现不同年份及地区间,小麦白粉菌群体有较大差异;而且同小种不同菌株对豫麦2号等10个推广品种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在于传统小种鉴定方法存在较大弊端,现行鉴别寄主中与生产基本无关的高抗品种较多,缺乏代表性的生产品种,不能准确反映当地小麦品种与当地白粉菌群体问的互作。提出应对鉴别寄主予以修改,或用病菌群体毒性基因结构测定代替优势小种分析,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实用性。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生理小种 致病性 毒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国产激素进行奶牛超数排卵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国产激素(FSH)在使用方法、时间、剂量、配制比例等方面对奶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并对供体牛的年龄、胎次、产后日期,重复超排及季节、气候等各种因素在超数排卵效果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还表明国产FSH超排效果比较稳定。

关键词: 奶牛 激素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抗白粉病性状基因导入小麦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授粉后外源DNA(基因)导入技术是实现作物基因转移的分子育种新途径。我们采用这一技术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感病小麦品种(以二棱大麦品种80S—111为供体,小麦花培品种花76为受体)后产生多种变异类型。本文主要通过对后代5个抗白粉病稳定的株系的抗性表现、与已知基因的比较、籽粒氨基酸成分的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