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333条记录
双孢菇生产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导刊 2023

摘要: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产量最高、消费最大的食用菌之一,近年来双孢蘑菇已基本实现工厂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双孢蘑菇智能控制系统建立在工厂化和机械化生产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控制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及双孢蘑菇生长相关环境等,以期提高工厂化双孢蘑菇生产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等。该文依托双孢蘑菇研究背景,立足于国内外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智能化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发展现状。现就国内外双孢蘑菇研究进展及工厂化栽培基本情况进行论述,以期探明未来双孢蘑菇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导向,为我国双孢蘑菇未来生产提出建议。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物联网 智能控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凉山州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示范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验证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的科学性和实际应用效果,解决凉山州烟叶等级结构偏低、部位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凉山州会理县、盐源县、德昌县开展了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可有效提升凉山州烟叶等级结构,并且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也随之改善.其中,凉山州低海拔烟区宜采用"下部去除 3 片、上部去除 1 片"的去叶方式、中海拔烟区宜采用"下部去除 3 片、上部弃采 1 片"的去叶方式、高海拔烟区宜采用"下部去除 2 片、上部去除 2 片"的去叶方式去除不适用烟叶.

关键词: 烤烟 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 等级结构 产量 质量 四川凉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5株新型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近年来引起雏鹅痛风病的新型鹅星状病毒流行毒株的病原学和遗传学特征,于2018—2021年从安徽省疑似感染新型鹅星状病毒的雏鹅中采集病料,使用健康鹅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到5例新型鹅星状病毒感染样品,利用鹅胚盲传3代成功分离到5株新型鹅星状病毒,均可在鹅胚上稳定传代,分别将其命名为AHAU2018、DY-19、ZY02、HR2105/2和HR2110/1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5株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均为7 175 nt。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5株分离毒株均属于致雏鹅痛风的新型鹅星状病毒,但2019年前的毒株与2019年后的毒株处于不同的进化亚分支上。新型鹅星状病毒在我国已发生变异,出现了新的进化亚分支,但优势基因型是否发生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新型鹅星状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测序 遗传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两优100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皖25S与优质抗旱恢复系DJ10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抗旱性好、父母本生育期相同易制种的优良特性,2021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稻 皖两优1008 抗旱 优质 易制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生物学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的污染状况,2019年4、7、9和11月对该地区几种主养淡水品种养殖尾水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分析水体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pH、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进行单项评价,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各监测位点尾水水质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pH、TN和TP因子均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DO、NH4+-N和CODMn因子存在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尾水未受到pH、TN和TP因子的污染;受DO、NH4+-N和CODMn因子污染的监测位点占比分别为12.5%、25.0%和87.5%。内梅罗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表明,75%的监测位点处于轻度至中度污染等级。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为CODMn,污染较为严重。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养殖尾水 水质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污染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山区蚕桑产业现状分析及规模化发展建议-以泾县为例

北方蚕业 2023

摘要:蚕桑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短期投资少、收益见效快的生产优势,因而是推动农业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优选项目.本文分析了皖南山区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并以泾县为例阐述了泾县发展规模化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意义及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推动安徽省蚕桑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皖南山区 泾县 蚕桑产业 规模化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赣线1号辣椒新品种大棚密度试验

长江蔬菜 2023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赣线 1号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赣线 1号栽培密度为2 900 株/667 m2 前期产量最高,为 747.23 kg/667 m2;栽培密度为 2 300 株/667 m2 总产量最高,为 1 760.27 kg/667 m2,且经济效益最高,为 11 492.50 元/667 m2.结合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赣线 1号大棚适宜栽培密度为 2 300株/667m2.

关键词: 赣线1号 大棚 密度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山地区主要茶树品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适制红茶的茶树品种资源,对安徽黄山当地8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进行了探究。采摘‘祁门槠叶种’、‘浙农117’、‘浙农139’、‘皖茶4号’、‘皖茶91’、‘舒茶早’、‘凫早2号’和‘翠绿1号’共8个品种的一芽一叶新梢,采用祁门红茶工艺加工成红茶。在感官审评基础上,对所制红茶的多酚、氨基酸等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和GC-MS检测。结果表明:‘祁门槠叶种’红茶审评综合得分最高,茶多酚含量较高,具有最优的色香味形品质;其次是‘浙农139’红茶,其具有甜花香,带蜜香,滋味甜醇的特点。生化成分与感官审评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多酚与红茶干茶滋味、汤色呈中度正相关,与审评总得分呈强正相关。因此,‘祁门槠叶种’和‘浙农139’具有更高的祁门红茶适制性;干茶香气分析表明‘皖茶4号’茶树品种具有仅次于‘祁门槠叶种’的香气表现。

关键词: 红茶 适制性 感官审评 生化成分 ‘祁门槠叶种’ ‘浙农13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地区主栽粳(糯)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生物学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安徽省近年来主栽的21份粳(糯)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国家标准NY/T 1433—2014中推荐的48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研究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48对引物中21个SSR标记在21份材料中存在多态性,共检测到5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2.81个。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Shannon’s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99~1.163,平均值为0.657;Nei’s指数变幅为0.095~0.620,平均值为0.390。多态信息含量(PIC)处于0.091~0.549,平均值为0.331。21个品种间存在一定遗传差异,但等位基因观测数、Shannon’s指数、Nei’s指数均较低,表明21个品种间遗传背景较为狭窄。UPGMA聚类分析表明:21个粳(糯)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26~0.954,遗传相似系数在0.62处可将21个品种分为5个类群。根据标记的PIC值和MI值进一步简化标记的使用量,利用7个核心SSR标记构建了21份粳(糯)稻材料的标准指纹图谱,为品种真实性判别、纯度鉴定以及核心种质提纯奠定基础。

关键词: 粳(糯)稻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DNA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艺培肥措施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优化小麦后期氮肥追施比例共3种农艺措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小麦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土壤耕层培肥措施.[方法]设置玉米秸秆+生物腐熟菌剂直接还田S1、增施 1500 kg/hm2商品有机肥M1、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氮肥追施比例N30-0、N20-10和N10-20共5个处理,以不实施秸秆还田S0、不施有机肥M0 为对照,构成7个处理,小麦收获期考察产量性状,分析耕层土壤肥力性状.[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生物强化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优化小麦后期氮肥追施比例,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各自的对照相比,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长5.89%、5.62%和7.65%,较农民习惯施肥提升6.45%、3.91%和11.82%;土壤pH升高0.18~0.25,酸化程度减轻;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 16.02%~19.11%、7.37%~15.68%、13.37%~31.21%和 13.35%~14.73%.[结论]实施玉米秸秆+生物菌剂强化还田、增施有机肥料,显著提升了砂姜黑土肥力,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厚沃土壤耕作层的目标.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肥 小麦产量 砂姜黑土肥力性状 高标准农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