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SCI(精确检索)
89条记录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罗非鱼肝脏转录组影响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作为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其对水生生物具有多种毒性.本研究选用中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作为实验对象,研究DEHP(50mg/kg bw)作用下罗非鱼肝脏组织内转录组的响应特征.利用IlluminaTM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DEHP处理组和对照组尼罗罗非鱼肝脏RNA样品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对照组和DEHP暴露组分别获得30.10Mb和30.16Mb待分析数据(clean reads),对转录组数据进行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58,585个Unigene.将DEHP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一共获得5,00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和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3,217个和1,791个.通过GO和KEGG功能分析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机体免疫、生殖内分泌以及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这表明DEHP对尼罗罗非鱼肝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免疫毒性、生殖毒性和脂类代谢紊乱.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转录组分析数据基本可靠.上述结果为在转录组水平筛选DEHP生物标志物,解析DEHP对罗非鱼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尼罗罗非鱼 肝脏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岷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解岷江下游干流江段产漂流性鱼类早期资源状况,于2016和2017年的5月7日~7月30日在岷江下游干流江段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调查发现:产漂流性卵鱼类18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8种,分别是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rna)、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ris)、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裸体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nudicorpa)、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inshaia abbreviata)。主要产卵场有喜捷镇、高场镇和蕨溪镇3处。小眼薄鳅和长薄鳅的产卵规模相对较大,分别为652.75×10~6粒或尾和368.01×10~6粒或尾。典型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产卵时断面流量相对增大,透明度相对降低;吻鮈(Rhinogobio typus)产卵期间江水透明度相对较高;随着流速增加,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inshaia.abbreviata)卵漂流密度均相应增加。

关键词: 岷江下游 漂流性卵鱼类 早期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冲水灌溉对西北硫酸盐型土壤中盐分离子变化的影响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盐碱土壤有效的治理措施一直是盐碱土壤综合利用的瓶颈。本研究选择西北内陆硫酸盐型盐碱地为对象,研究采用冲水洗盐方式对表层土壤中盐碱离子含量消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中主要盐碱离子消减效果明显,关键盐碱离子Na+、SO_2-4和盐度、电导率与总溶解性固体物含量降幅明显。试验期间,表层土壤Na+、SO_2-4平均含量分别从35. 39cmol/kg、36. 94 cmol/kg降为6. 56cmol/kg、16. 25cmol/kg;土壤盐度从初期的16. 58‰降为末期的8. 14‰,降幅为51%;电导率从初期的6314μs/cm降为末期的2454μs/cm,降幅达61%。土壤p H值变幅较小,不超过1个p H值单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碱度不是单纯的由土壤中CO_2-3、HCO-3影响,而是受土壤中Mg2+、Na+、SO_2-4等离子组成与含量综合影响。相较于Na+的易洗脱性,土壤中SO_2-4较难洗脱,也表明盐碱土壤治理不但受土壤质地影响,同时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对土壤碱度消减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盐碱地中土壤改良,需要对土壤中关键盐碱离子进行消减、土壤盐度下降后,才能达到预期的盐碱土壤综合改良的目的。

关键词: 盐碱土壤 硫酸盐型 盐碱离子 土壤盐度 碱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进一步保护中华绒螯蟹栖息地和种质资源,科学评估长江蟹类的营养关系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在长江靖江、新开沙及狼山沙3个采集区域的中华绒螯蟹和无齿螳臂相手蟹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并根据δ13C、δ15N值分析二者的生态宽幅及营养生态位面积.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δ15N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5.00‰~-23.00‰;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6.00‰~-24.00‰,表明两种蟹均对某种饵料生物有所偏好,且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范围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表明其食物来源更广.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存在重叠,表明二者存在饵料竞争关系.其中靖江江段两种蟹的营养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表明二者在靖江江段食物竞争最激烈.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变幅(CR)、δ15N值变幅(NR)及营养生态位总面积(Ta)均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说明中华绒螯蟹对于饵料资源的竞争能力更强.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无齿螳臂相手蟹 碳氮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生态宽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汉江下游鱼类早期资源及梯级联合生态调度对鱼类繁殖影响的初步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汉江是长江一级支流,鱼类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汉江中下游建有4座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洄游和繁殖产生较大影响。在鱼类繁殖季节,为促进汉江中下游鱼类繁殖,2018年6月汉江中下游首次实施梯级联合生态调度。该研究在汉江下游汉川段设置监测断面,采集鱼类早期资源,以分析汉江下游鱼类早期资源多样性,及生态调度对促进汉江下游鱼类繁殖的效果。监测结果表明汉江下游卵苗种类共有36种(属),其中22种为产漂流性卵鱼类。监测期间卵苗总径流量为118.78亿尾(粒),其中四大家鱼卵苗为0.87亿尾(粒),占0.73%,其中鱼卵0.69亿粒,推测汉江下游有4处四大家鱼产卵场。梯级联合生态调度期间,汉川江段出现一次鱼类产卵高峰,鱼卵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34.1%,其中四大家鱼鱼卵占家鱼卵总径流量的85.5%,表明梯级联合生态调度对汉江下游鱼类,特别是四大家鱼的繁殖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议今后继续开展生态调度,并加强监测和分析工作。

关键词: 汉江 生态调度 鱼类繁殖 产卵场 四大家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获取马铃薯主粮化的市场信息渠道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掌握马铃薯主产区种植户获取马铃薯主粮化的市场信息渠道数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方法]基于362个定西市商品马铃薯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以及从不同教育文化水平对马铃薯种植户了解马铃薯主粮化及其市场信息渠道数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市场信息渠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种植户一般通过两个市场信息渠道获悉马铃薯主粮化,其中,政府宣传为主要渠道。教育文化水平对渠道数量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文化水平越高,农户掌握的信息渠道数量越多。农户为村干部、加入产业组织、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了解程度高、所在村网络通讯良好有助于他们从更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结论]因此,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的了解程度,加大支农投入,完善网络通讯设施,引导农户加入产业组织可能是促进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户增加市场信息渠道了解马铃薯主粮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市场信息渠道 马铃薯农户 Heckman两阶段模型 受教育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水产养殖水体资源和产业地理分布格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文章分析湖北省宜养水体资源禀赋、探究水产养殖业地理分布格局,旨在为该省水产养殖产业区划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高新遥感技术准确解读水产养殖水体资源分布状况;基于水产统计年鉴数据,综合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湖北水产养殖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结果](1)湖北具水产养殖功能的水体资源面积合计81.4万hm~2,其中大水面和养殖池塘为主要养殖水体类型,两者所占养殖水体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51.5%和41.9%;(2)湖北水产养殖业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非随机的地理集聚格局,武汉、仙桃和鄂州等市所辖的长江沿岸县域单元是该省水产养殖业的集聚区;(3)湖北水产养殖类型存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襄阳、十堰、恩施、随州等西部地市以水库和精养池养殖为主,其余地市则以精养池养殖占据主导地位。[结论]在"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政策背景下,湖北省水产养殖业面临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凸显,优化产业布局、探寻集约化发展模式是实现该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循之路。

关键词: 水体资源 水产养殖 分布格局 地理集聚 空间异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三角洲利津超级叶瓣时空范围的再认识

地理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黄河三角洲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三角洲之一。自有学者首次系统地提出黄河三角洲全新世10期超级叶瓣的时空分布范围后,这一观点近30年来未见明显的改进。借助渤海湾南岸研究区获得的4个20~30 m钻孔地层资料和相应的AMS14C测年数据,以及前人部分钻孔的研究成果,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利津超级叶瓣的沉积演化框架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重新厘定:研究区全新世沉积环境由早期的河道和泛滥平原沉积,逐渐向海侵过程中盐沼、潮坪和浅海相演化。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之后三角洲开始发育并逐步成陆,直至最后被陆相沉积所覆盖。黄河下游古河道在9000-8000 cal a BP左右可能在黄骅南部入海;大约8000 cal a BP之后,黄河主河道南迁到滨州—惠民一带,并在7000-5500 cal a BP之间发育利津超级叶瓣;利津超级叶瓣的北界可能在马山子和阳信一界,而南界在郭井子和弥河之间;约5500 cal a BP之后,黄河下游古河道可能重新过黄骅入海,于5500-3500 cal a BP左右形成黄骅超级叶瓣;约3500 cal a BP之后,黄河古河道北迁至天津,直至~700 BC左右主流河道入海口再次南迁至河北岐口附近。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超级叶瓣 河道变迁 贝壳堤 沉积演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下游巧家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掌握金沙江下游巧家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状况,为金沙江下游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于2017~2018年5~7月对金沙江下游巧家江段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至少有14种(亚种)鱼类在金沙江下游江段繁殖,其中包括产漂流性卵鱼类12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7种。两年调查期间,估算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分别为6 949.73×10~4 ind和11 056.17×10~4 ind,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产卵量分别为3 861.44×10~4 ind和5 338.16×10~4 ind。监测期间累计出现5次产卵高峰(2017年2次,2018年3次),合计产卵量为7 942.02×10~4 ind,占两年产卵总规模的42.67%。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鱼卵径流量与水环境因子进行分析,2018年水温与鱼卵径流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圆口铜鱼、长薄鳅和中华金沙鳅等特有鱼类产卵高峰均出现在流速增长期。产卵场范围为巧家县至攀枝花市江段,2017年主要产卵场分别为巧家县、会泽、会东和皎平渡4个江段;2018新增加了武定江段。与历史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种类数量相对增多,产卵总量变化不显著,产卵江段相对更为分散。建议加强巧家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研究,尤其是特有物种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同时科学适宜地开展水利工程生态调度。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早期资源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产卵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时空分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研究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对2013年度太湖水域8个监测点的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推测太湖水域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主要分布于近岸区的平台山、贡湖及鲤山湾等监测水域。麦穗鱼、花、棒花鱼及黑鳍鳈为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优势种群,8个监测位点鮈亚科鱼类的渔获数量与总渔获量的比例介于1.84%~27.7%。以渔获数量为基础获得的鮈亚科鱼类多样性指数H'在0.1679~1.6860之间,且太湖水域的鱼类优势种群逐渐趋于单一化、小型化,太湖水域的生态环境演化和过渡捕捞是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太湖 鮈亚科鱼类 时空分布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