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333条记录
共和盆地东缘不同林龄青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5、10、15、20、25年生青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取土芯法收集细根,分析0~20、20~40、40~60、60~80、80~100 cm各土层深度细根生物量、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差异。结果表明,20年生青杨人工林以5~7 cm径级(65.63%)、3~4 m高度级(34.38%)乔木占比最大,且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林龄的林分;青杨人工林生物量密度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占细根总量的73.20%~76.92%,其数值随林龄增大呈增大趋势;随着不同林龄的增加,0~60 cm土层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占总量的80.42%和76.71%,60~80 cm的土层占8.79%和10.27%,80~100 cm的土层占10.78%和13.01%;青杨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均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通过RDA分析表明土壤钾离子、土壤含水量和林龄与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硝酸根离子呈负相关。研究认为,青杨人工林根系随林龄的增大逐渐向深层发展,不同林龄青杨人工林细根分布的差异表明群落地下分配模式不同,需要在今后研究中深入探索分配差异的机理;青杨人工林发育20 a后,可进行合理抚育,促进细根发育,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效益。

关键词: 青杨人工林 恢复年限 细根分布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产量性状对油菜育种至关重要,对产量性状进遗传分析可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白菜型油菜青海大黄和浩油11构建的F2群体的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利用R软件包SEA v2.0.1对白菜型油菜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主花序长度的最适模型均为2MG-AD,表现为主基因加性-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7.04%、39.71%。分枝总数、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全株角果数和千粒质量的最适模型均为2MG-ADI,即由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遗传率分别为74.27%、78.92%、20.25%、73.59%和47.47%。每角果粒数的最适模型为2MG-EA,为2对主基因控制的等加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3.12%。主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在白菜型油菜的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中起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白菜型油菜高产育种中,应更好地利用基因间的相互效应,进一步提高产量。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产量性状 数量遗传分析 主基因遗传率 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群体结构解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选育适应春油菜区的强优势杂交种,解析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群体结构及构建核心种质,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144份恢复系组成的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利用3 881 462个SNP标记,计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确定最优分群数,评估连锁不平衡程度,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结合等位基因数目最大化策略,构建核心种质。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和群体结构两种方法,可将群体划分为7类。整个群体中连锁不平衡程度较低。利用CoreHunter软件构建了C30和C40两个较优核心子集,C30包括44份种质资源,C40包括59份。通过评价,核心种质等位基因覆盖度均达到99%,多态信息含量达到0.24,C30和C40这两个核心子集均能代表144份甘蓝型油菜原始种质,其中C30可确定为最终的核心子集,用于亲本杂优分析。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春油菜 全基因组重测序 群体结构 核心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祁连山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林细根形态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细根分布与土壤环境的互作关系,明晰不同混交度下土壤养分对细根发育的贡献因子,为祁连山天然林抚育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根钻法对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中龄林进行细根取样,揭示不同土层细根形态特征,剖析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细根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0—20 cm的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p<0.05),混交度0.4的林分各土层细根形态指标最大。4种混交度林分各土层中全氮含量、全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各土层均以混交度0.4为最高。细根的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与0—40 cm土层中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细根生物量密度变化主要受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混交度0.4的青海云杉中龄林有较强的细根贡献和较好土壤肥力,更有利于群落稳定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 混交度 云杉群落 细根形态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萎蔫病毒2号青海辣椒分离物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序列克隆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青海省循化县的辣椒病毒病进行调查,采集到部分叶片表现萎蔫和皱缩症状的样品,该症状与蚕豆萎蔫病毒2(BBWV2)引起的症状相似。为准确鉴定是否为与该病害相关的病毒,将采集的20个辣椒样品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其中13个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在20份循化县辣椒样品中,有13份样品被确认感染了蚕豆萎蔫病毒2(BBWV2)。基于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检测到的病毒与BBWV2聚类在一起,与其他地区或国家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较高,与蚕豆萎蔫病毒1(BBWV1)和野芝麻轻型花叶病毒(LMMV)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相对较低。结果表明该辣椒样品感染的病毒是BBWV2。

关键词: 辣椒 蚕豆萎蔫病毒2 全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酒糟来源菌株的抑菌作用及抑草活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对杂草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资源。【方法】选用经分离纯化得到的9株青稞酒糟细菌和藜麦黑茎病原菌LM-A、茄病镰刀菌LM-C、燕麦内脐蠕孢菌LM-D 3株病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青稞酒糟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与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皿内种子发芽试验,对拮抗菌株的抑菌作用及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有7株青稞酒糟菌对茄病镰刀菌LM-C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别为B1、B3、B4、B6、B7、B8、B9,经鉴定7株酒糟菌均为芽孢杆菌属细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被上述芽孢杆菌抑制的病原菌菌丝明显发生变瘪、凹陷、杂乱等现象,说明7株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生防效果。发芽试验中,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菌株B1、B8、B9,其稀释10倍发酵液对供试杂草自生油菜和野燕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供试作物春小麦安全。其中,对自生油菜抑制效果较好的是菌株B9,B1则对野燕麦抑制效果更好。【结论】青稞酒糟来源菌株B1、B9均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可进一步开发研究。

关键词: 青稞酒糟 芽孢杆菌 拮抗作用 扫描电镜 抑草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植对防护林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展高寒荒漠区防护林林内补植对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效益分析,为当地防护林稳定和持续发育提供理论依据。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贵南县黄沙头2019年补植青海云杉的青杨林群落为对象,未补植为对照,对沙化土地丘间地造林后5、10、15、20和25 a防护林林分结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林内环境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补植后林内生物量显著高于未补植林地,且以2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为最大;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以20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56),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1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73);草本层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2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93、0.53);补植后林内月平均相对湿度、10和3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未补植林分(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土壤表层(10 cm)、深层(150、200 cm)含水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未来该地区以青杨为先锋树种的防护林经营中,可对25年林分开展以青海云杉为主的次林层补植,乡土树种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可为群落正向演替提供稳定的生殖策略,有利于防护林持续健康发育。

关键词: 补植 林分结构 物种多样性 针阔混交林 短期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芽短梗霉菌株PA-2侵染藜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藜(Chenopodium album)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一年生世界性杂草。为了探究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菌株PA-2侵染藜的分子机制,利用RAN-seq技术分析PA-2侵染藜叶片0 (CK)、1 (T1)、3 (T3)、5(T5)、7 (T7) d的转录组差异。基于转录组数据组装,共得到69 404条Unigene,其中50.13%的序列在KEGG、NR、COG以及SwissProt四大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利用GO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质体、类囊体、叶绿体、细胞膜以及氧化还原酶活性等方面。利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影响的通路进行注释后发现,PA-2侵染主要影响了植物MAPK信号通路、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苯丙烷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经PA-2处理后,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与叶绿体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光系统Ⅱ(PSⅡ),分别是psbY、psbB以及psbO基因,其次是与碳固定过程紧密相关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B)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BA3)的基因,影响叶绿体膜流动性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BCCP1)以及影响可溶性糖含量的葡聚糖水二激酶(GWD1)。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菌株PA-2防除藜的分子机制,为PA-2生物除草制剂商品化以及杂草的生物防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菌株PA-2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及模型预测评价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气候干旱冷凉、土壤肥力低,导致该地区有机物料腐解规律与其他地区不同。因此,明确该地区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变化特征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有机物料还田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尼龙袋填埋法,以马铃薯秸秆(MLS)、油菜秸秆(YC)、菊芋秸秆(JY)、小麦秸秆(MG)和绿肥毛叶苕子(MS)为试验材料,研究物料还田后的腐解规律,并利用有机组分含量预测腐解方程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腐解残留率均表现出前期(0~42 d)快速下降,后期缓慢下降的特征。至腐解结束,MLS、YC、JY、MG、MS的腐解残留率分别为37.86%、40.75%、47.18%、48.35%、18.08%。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腐解率分别为63%~84%、53%~69%、23%~40%。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结果显示,物料腐解速率与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土壤温度、气温、降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物料质量残留率与腐解时间的关系可用双库指数衰减模型模拟,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6。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得到该地区有机物料的腐解方程,且物料的初始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可以很好地预测腐解方程的特征参数易分解部分比例和易分解部分的平均周转天数。作为还田物料,绿肥毛叶苕子腐解效果要好于其他农作物秸秆。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农业区有机物料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解规律 相关系数矩阵 双库指数衰减模型 模型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新品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品种的抗倒性,以甘蓝型有限花序品系4769为供体亲本,分别与早熟甘蓝型油菜保持系144B和优良恢复系111R、122R、361R、536R杂交,并利用与有限花序基因Bnsdt1和Bnsdt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性状的辅助选择育种。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个与Bnsdt1和Bnsdt2紧密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S02、Indel02、BnW09和BnW18),可用于回交转育过程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有限花序性状、抗倒性明显增强的保持系Y144B、不育系Y144A、优良恢复系Y111R、Y122R、Y361R、Y536R;经杂交组配和区域试验选育出一个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新品种青杂有限1号,株高适中,分枝低,抗倒伏性提高。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有限花序 抗倒伏性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